早年,在人们印象中“老少边穷”的内蒙古已改头换面,成为中国北部隆起的经济新高地。

内蒙古的资本路径

来源:投资界  |  作者:投资与合作 高诗朦  |  阅读:

“呼和浩特的房价又涨了!”“鄂尔多斯的房价估计降不下来了!”关于内蒙古内几大城市房价的讨论不绝于耳。早年,在人们印象中“老少边穷”的内蒙古已改头换面,成为中国北部隆起的经济新高地。

内蒙古手中握着两道经济增长的“锦囊”,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及辽阔的土地资源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道锦囊来自于主导产业发挥的核心带动作用,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的品牌享誉全国,凝聚和吸附了一系列中小企业高配套服务的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GDP年均增速达到惊人的18.7%,内蒙古目前的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元,超过了沿海的山东、福建、辽宁,直逼广东。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不少创业投资机构将视线投向了我国北部这个欠发达的省区。

十年前,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鼎晖投资三家知名的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入主蒙牛,上演了诸多不得不说的故事,可见创业投资机构不仅将眼光局限在高新技术产业,一些传统行业对创投机构同样充满诱惑力。

相比于十年前,如今创业投资机构在内蒙古的投资动作显得娴熟、自信许多。“来内蒙古投资早已不是什么行业秘密了。”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为深创投)京津及华北地区总经理刘纲直言。 2010年,深创投与内蒙古自治区合作,成立当地首只由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与的风险投资基金内蒙古红土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11年初,清科澜海成长基金成立,由内蒙古当地集团和外地私募投资机构合作成立;与此同时,内蒙古本土的创投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截至今年3月,在内蒙古发改委备案的创投企业已达24家。一时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私募股权”这个词成为内蒙古人耳中似懂非懂的热词。

内蒙创投半路出家

2000年前后,那是个PE诞生的时代,深圳市一马当先,成立了中国首批创投企业。相比之下,内蒙古的创投企业可谓是半路出家。内蒙古创投发展至今,在短短的五年中,共有24多创投机构在内蒙古发改委备案。

内蒙古十二盟市跨越东西,却囿于内陆。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在中国的金融版图上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之初,在外需的拉动下,沿海经济活跃起来,内蒙古与沿海地区相反,内需的增加方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要穴。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内蒙古以资源为中心,带动了强劲的“内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煤炭、电力、冶金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已经形成。然而,金融体系的建立却非常滞后。内蒙古近十年的GDP井喷,高速经济增长令人瞩目,但资本市场的地位却有些尴尬,更没有创投机构的身影出现在内蒙古的辽阔土地上。

据悉,截至2010年底,在沪深A/B股上市的2126家公司中,来自内蒙古的上市公司只有20家,仅占0.94%。内蒙古的煤炭储备量和生产量都是全国第一,稀土储备量和生产量全世界第一,石油、天然气的储备量和生产量也相当可观。因此,内蒙古一直被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来建设,GDP增长基本靠能源性工业。如此依赖能源,或许会陷进能源型经济的魔咒。一直以来,“资源换产业”一度是内蒙古实现工业化的成功之路。但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等,造成了发展机遇的不均等,进而形成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极富与极穷对比强烈的故事成为内蒙古的一种特色。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不少人凭借资源发家致富,外界对于这几个地区的财力不敢小觑。然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发展不充分、农业经济薄弱等问题依旧存在。同样,在金融领域,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旧伤疤。

随着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知名企业的成长,如今的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许多投资人闻到资本的味道,到内蒙古来寻找投资机会,但眼前的情形却并不乐观。“内蒙古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型工业,但金融环境很难让投资人青睐,内蒙古近些年的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不多,退出问题是投资人一直头疼的问题。”一位去内蒙古寻找的投资项目的经理说道。

资源导向型经济束缚了内蒙古的产业范围,金融体系滞后也将一部分投资人挡在门外。然而,仍然有诸多投资人士看中了内蒙古的后发优势。深创投在内蒙古成立了红土创投基金,主要投向内蒙古的工业性企业;清科澜海基金也在内蒙古宣布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当地政府不断推进创投行业的发展,2010年成立首只内蒙古创投引导基金,2011年,鄂尔多斯市财富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基金将以基金中的基金(FOF)的方式成立,下设若干子基金。

“内蒙古创投起步较晚,很多东西都不成体系。但是有一部分对于成立创投还是非常有热情的,近几年大家谈论PE多了,做的人也多了。”鄂尔多斯市昌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昌盛投资)投资经理宣先生谈到。截至2010年,在内蒙古发改委备案的22家创投企业中,8个分布在乌海,3个在呼和浩特,3个在阿拉善盟,通辽和鄂尔多斯各2家,其余在阿左旗、五原县、赤峰、包头各一家,基金规模不大,成立的时间较晚,大多数创投企业还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项目。

以通辽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辽创投)为例,2010年成立,目前机构仅有11人,目前仅投了两个在能源和农业方面的小项目。通辽创投的项目部投资经理张艳华告诉记者,“我们机构的领导都是来自国有企业的,资源也都是原来的公司给的,目前的业务都是国有企业分派,由这边来执行。”与通辽创投相似,在内蒙古本土出现的创投机构中,大部分是由原有大集团、国有企业划分出的一个部门,独立注册成立,公司内部仍采用“大家长式”的公司制。

昌盛投资的宣先生告诉本刊记者,从目前内蒙古创投环境来看,机构内的大多数为投资经理级别,负责寻找项目,协助完成投资等,而真正做投资决策的是董事会。“现在创投机构还是公司制,在我们这找人才很难,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公司制的模式。”宣先生说道。

打造LP之都

提起内蒙古创投行业的发展,鄂尔多斯是个典型的代表。鄂尔多斯,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一个缩影,矿业丰富、土壤贫瘠、资本横流,空气中弥漫的都是资本的味道。然而,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了地下钱庄和房地产,创投这样的金融行业对于大部分鄂尔多斯人来说仍然陌生。

“据说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上千亿!”诸多投资人对于鄂尔多斯有多少民间资本津津乐道。鄂尔多斯这个内蒙古西部的小城,成为中国最神奇的造富城市。在鄂尔多斯,3800万的布加迪威航一个小时内被订购,新建楼盘迅速被抢购一空。巨额民间资本潜藏在地下,鄂尔多斯面临着一场民资转型之战。

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间财富积累迅猛,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情况并不相符,之后的金融体系成为制约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瓶颈。有“中国第二大地下钱庄”之称的鄂尔多斯,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借贷却十分活跃。

在鄂尔多斯本地的投资人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鄂尔多斯当地的经济高速增长,滞后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导致民间借贷异常发达。在鄂尔多斯,十人九贷。鄂尔多斯当地人仅靠放贷年收益率可以达到20%-30%,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对于这些不懂PE的人来说,并不受关注。然而,鄂尔多斯副市长李国俭对于民间借贷风险并不讳言,他曾公开表示,“民间资本如何规范有序地运行是现在市委市政府重点考虑的事情,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影响下。”有金融学背景的李国俭出任鄂尔多斯副市长后,大力推荐创投行业成为民资转型的重要出口。

鄂尔多斯知道PE投资的人不多,本地的创投企业多是大集团划分出来的部门,独立注册成立。鄂尔多斯市昌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昌盛伟业集团,业务涉及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市政工程建设等产业;鄂尔多斯市立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是房地产公司—立达集团作为股东的创投机构。

内蒙古本地的创投机构中,不多的成员数量还要分为全职和兼职两部分,兼职的部分则来自于母公司的人员两头兼任。昌盛投资2009年成立后便开始招兵买马,如今,昌盛投资的团队已初步建立,但仍在继续寻找优秀的人才。人才难寻,金融底子薄弱,鄂尔多斯想要自身发展创投行业难度巨大。

对于投资人而言,提到鄂尔多斯的企业,“羊煤土气”是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延展开来,煤炭、羊毛等加工企业就是鄂尔多斯的现有企业资源了。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副总经理徐慧直言,“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丰富,对于很多投资机构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与此同时,项目源少也是投资人担心的一个问题。”好项目难寻,金融环境不乐观,是投资人最主要的担忧。

但也有人根据鄂尔多斯的情况提出了“扬长避短”的建议。“鄂尔多斯最大的特色是资本丰厚,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才少,适合创投投资的项目不多。”深创投的刘纲认为,“鄂尔多斯最好定位为LP之都,因为鄂尔多斯本地的创投机构自己做GP,风险比较大。而且,如果只投当地项目也存在项目源少的问题,应该是把国内外的创投机构吸引过去,参股鄂尔多斯的基金。”这一想法似乎与鄂尔多斯市政府不谋而合。2011年5月,鄂尔多斯市财富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内蒙古自治区设立的第一支以基金、股权投资为主的引导基金。

尽管成立LP之都的声音在鄂尔多斯炒得纷纷扬扬,但投资人对于政府的作用仍有更多的期待。鄂尔多斯为了吸引国内外创投机构去当地注册,推出了“五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鄂尔多斯市股权投资基金备案管理指导意见》中,拟定对股权投资类企业进行五方面扶持。刘纲认为,“如果只有这五方面的政策吸引力还是不够的。鄂尔多斯民间资本丰富,如果通过政府的引导,把这些资金组建起来,建立机构化的、系统化的LP资金的供应源泉。相当于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资金来源,相信会有很多机构愿意在那注册的。”

据清科集团统计,2010年国内的创投基金,募集的人民币总规模是300多亿元。“如果鄂尔多斯的LP每年出资30亿元,那就占全国人民币基金规模的十分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会有很大的发言权。与此同时,在发展高端旅游业,借鉴‘迪拜模式’,草原生态旅游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相结合,鄂尔多斯会增添更多活力。”刘纲指出。

政策助力创投

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牵头,组织的PE论坛,参股设立的引导基金成为内蒙古创投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根据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内蒙古备案企业达22家,较上年增加4家;累积投资案例34个,累积退出案例13个,其中2010年退出案例4个,2010年退出金额0.0583亿元。内蒙古的创投机构发展并不突出,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于创投行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在其中发挥了强力的主导作用。

国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颁布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2009年,自治区政府制定出台了《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八届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的要求。

2010年1月,内蒙古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成立后,内蒙古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理事会与内蒙古日信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引导基金参股深创投包头红土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的托管机构委托协议,包头红土高新创业投资机构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参与当地引导基金的创投机构。

今年5月,鄂尔多斯市成立财富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支内蒙古市级引导基金,并且将基金定位为FOF,吸引国内外创投机构参股。该引导基金由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和管理,基金采取公司制,总规模30亿元人民币,第一期规模6亿元。

在政府的带动下,外地创投机构开始进入内蒙古成立基金,清科集团和鄂尔多斯澜海共同合作成立清科澜海成长基金,计划首期募集2亿至3亿元基金,管理团队包括清科集团和澜海投资双方人员,以清科集团为主。清科澜海成长基金的LP来自于鄂尔多斯当地人,而最大的突破则在于LP不参与投资决策。

清科澜海成长基金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入专业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团队,李国俭在媒体上表示,“我们正在通过‘类金融特区’方案设计和地方配套政策的出台,招募国内及全球最知名、最活跃的PE、VC投资、管理及其他中介机构云集鄂尔多斯,进而拉动一流的金融和管理人才集聚,将鄂尔多斯打造成‘中国私募重镇’和‘VC/PE注册天堂’。”

独特的经济结构给刚起步的内蒙古创投行业烙下独一无二的特色,聚集众多资源工业型企业的包头和呼和浩特最早迈入创投门槛,而蕴藏大量民间资本的鄂尔多斯异军突起,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有新的动作。如今,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上演了三足鼎立的发展。然而,底子薄弱的内蒙古仅靠三足鼎立的发展似乎仍不够稳定,未来内蒙古创投要走到全国前列,或许还需经过一段“去内蒙古化”的新发展。

 

Tags:  内蒙古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