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与上市企业间的所谓“恩怨情仇”,都与两者关系的错综复杂有着密切的关联

投行“伤不起”?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沈旭文 贺颖彦  |  阅读:

假如将商场视为情场,那么投行与企业就绝对算是一对共舞探戈的绯闻男女,既会为利益而顾盼流连,也会为金钱而分道扬镳。

7月23日,一家国内媒体发布了一条辟谣新闻:预计9月在港进行IPO的光大银行,措辞严厉地对高盛高华一份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驳斥。在这篇报道中提到,有海外媒体援引高盛研究称光大银行财务关键数据有误,根据高盛研究报告,在光大银行的贷款总额中,有20%投向了地方融资平台,2010年末存贷比也高达81%。

光大高管立即回应称“纯属胡说八道”,并引用光大上市招股说明书及2010年年报数据进行逐一反驳。按照光大银行的数据,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光大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已从15%下降至11.5%,与所谓“高盛高华报告中的数据”相差近一倍。同样,其年报中,2010年年末存贷比为71.15%,与“高盛版数据”也相差近十个百分点。

如高盛数据有坚实支撑,那么“出嫁在即”的光大显然会摊上“误导投资者”的名声,市场估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事实上,自5月地方债风波发酵以来,香港市场普遍担心中资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和不良贷款规模风险。

光大已于6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目前路演虽未开展,但已在“嫁妆”问题上与投资者僵持不下—光大银行希望能以市净率1.5倍左右发行,而投资者愿意给出的价格普遍在市净率1.2倍左右。

在上市前的敏感期内,光大高管接受采访,很难说不是有意的策略考虑。

在这则辟谣新闻结尾处,作者也引用了“坊间诸多传闻”中的“一种说法”,暗示高盛此时发布“独门数据”“不排除IPO恶性竞争的因素”,6月,光大银行正式确定的9家H股承销团名单中,确实没有高盛的身影。不过对于上述言论,高盛方面则从头至尾保持缄默。

事实上,在此前投行与上市企业的“交往史”中,双方龃龉曝露于公众视野之中的情况极为少见。最抢眼球的当属数月前,当当网与其IPO主承销商大摩的一场微博骂战。

2011年1月,当当网CEO李国庆在新浪微博大骂曾运作当当网上市的投行“贪得无厌”,“不仅以种种理由压低当当网上市价格,还要求当当网出钱为其办庆功酒会”。孰料,一名自称是当当网主承销商大摩员工的女士当即在微博上对李国庆进行回击。一时间双方“脏话与暴力齐飞,粗口共诅咒一色”,成为轰动一时的微博热点事件。大摩后澄清,“相信此微博作者不是摩根士丹利的员工”。同时指这种攻击性的言论有违行业道德标准,公司谴责这种危害公司企业品牌与声誉的行为,李国庆也宣布删除对投行的攻击性言论,并作出检查。

随后的两天,当当网市值大幅缩水近5亿美元。一场与“伪投行人士”的拌嘴带来如此后果,一位互联网上司公司CFO便调侃道:“李国庆及当当网的遭遇无疑深刻地教育了我们:投行惹不起,不仅在酝酿上市的‘自由恋爱’期,即便是上市成功的‘婚后生活’里,投行同样惹不起。”

2008年11月,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嘉宾竞相对投行加以冷嘲热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批评投行运作模式脆弱,“赚钱第一,不计后果”那些“助纣为虐的分析报告”,是在背后“推波助澜”,令企业受损。

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更是“火力全开”,将投行掌控的金融资本喻作疯狗。

如陈启宗这样的公开炮轰终究是少数,但上市公司在圈内对投行颇有微词,却是习以为常。而令企业抱怨最多的,便是投行承诺的“言而无信”。一位在美上市的IT公司CFO表示,一些知名投行一开始与企业接触时,往往会描绘IPO市盈率高达20倍、30倍的美好愿景,可是一旦开始撰写招股说明书,便会以种种借口逼迫企业压低市盈率目标。“这种做法几乎所有赴美上市的企业都领教过”。

比如,大摩对当当网IPO估值从10至60亿美元骤降为7至8亿美元,其理由是“因为朝韩冲突带来负面影响”。

对这样的指责,投行同样是委屈不已。大摩资深IPO项目负责人批评某些国内企业“根本不了解资本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则”,也不了解投行在IPO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投入。

在易凯资本CEO王冉看来,投行与上市企业间的所谓“恩怨情仇”都与两者关系的错综复杂有着密切的关联。他认为,现阶段大部分国内企业在IPO过程中对于投行有着无可避免的严重依赖,“企业必须借助投行对资本市场运作规则的熟悉以及投行所掌握的客户资源乃至品牌号召力,来获得市场的青睐”。在此局面下,投行自然握有绝对的主导权,而在最大程度尽快兑现利益的驱动下,投行也确实会极力压低企业发行价并抬高发行佣金。不过一旦投行本身也是上市企业的幕后股东,那么投行则会反其道行之,高定发行价。因而,投行与企业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但又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

王冉同时表示:“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选择越来越多,企业也越来越熟悉资本市场规则的今天,争吵的公开化就不可避免了。”多位学界人士表示,国内产业公司和金融机构都试图在与投行的博弈中获得更为强势的地位,将矛盾公开化,也是其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段。

只要利益还在,即便貌合神离,投行与企业间的情场探戈也会继续在相互提防甚至公开冲突中继续演绎。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