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磨炼让摩根大通在中国告别了恼人的“身份危机”,现在开始上演全垒。

此摩根,非彼摩根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本刊记者 刘建辉  |  阅读:

忙于排兵布阵近一年后,度琪明(Gaby Abdelnour)终于能够喘口气,坐下来筹划下一步行动了—就在今年1月底,这位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兼CEO还在数百名员工面前慷慨激昂的说:“我告诉每个人,我今年就要一个合资公司!”如今,这个自四年前上任之初就困扰他的合资券商问题已经在三个月前同第一创业签署了协议,进入正常审批流程。如若一切顺利,合资公司将很快挂牌。
 
 
让度琪明高兴的不仅仅是这块至关重要的合资券商牌照。在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大通还获准成立一家全资拥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和经营大宗商品的摩根大通中国商贸公司。在商业银行业务上,今年7月,摩根大通成为首批具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境内代理银行资格的本地外资法人银行之一,获准向其全球的银行客户提供人民币结算账户(Nostro accounts)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而据接近监管层的有关人士透露,摩根大通在信托业务领域内亦有所突破。至此,摩根大通的在华布局已初现完整版图。

 
 
“直到今天,摩根大通在中国的生意才真正成为战略生意,而不仅仅是卖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度琪明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在他看来,这也是摩根大通中国业务的重大转折—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的老对手们不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摩根大通在中国的知名度始终不算高。如今,这个金融危机中为数不多的赢家不但在美国市场获得了赞誉,而且试图在中国赢得更多尊敬。
 
 
一个可以为之做注的事实,是摩根大通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对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在其今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全球投资者会上,他特别表示其中国策略是“可持续的”。而在度琪明的计划中,未来中国业务所贡献的利润应该能够达到其亚太区的25%。
 
 
不过,与过去以投资银行更为市场所熟知的情况不同,摩根大通更希望在未来以“全能银行”的面目示人:主要收入由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三部分构成,而一旦中国的监管体系有所松动,度琪明表示摩根大通很可能也会购买一家国内银行的股份,“我们在中国很有雄心”。
 
 
[---分页标志符---]
 
合资
 
 
不得不承认,对于任何外资银行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大门都是最难开启的一扇。除却中金、高盛高华和瑞银证券等几家通过不同渠道较早成立的合资券商外,自2007年《合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出台至今,在中国成立合资券商的计划已成为各家投行试图提升在华业务的最重要战略项目——其中既有汇丰等老牌商业银行,亦不缺乏巴克莱、野村等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贵,就连曾为筹集资金而卖出手中持有的全部中国银行股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也不例外。
 
 
当然,如果看看中国经济的增长便不难理解这种渴望。如今,A股市场的整体规模与五年前相比已经扩大了5倍。在全球IPO市场均陷入放缓之势的情况下,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2010上半年,沪深股市的融资总额达到2127亿人民币,已经超过去年全年IPO融资额。这种情况下,成立具有A股承销资格的合资券商则无疑是分享这一盛宴的必经之路。

 
 
实际上,对于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在中国寻找机会的摩根大通来说,成立合资券商的速度实在谈不上理想。最早与辽宁证券的谈判无疾而终,此后与渤海证券漫长的接触和谈判也因为各种原因最终破裂。而在《合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后,另外两家银行瑞士信贷以及德意志银行则先后同方正证券和山西证券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其中,德意志银行与山西证券合资的中德证券在去年7月份开业后的一年内拿下了6单IPO业务,领跑所有合资券商。
 
 
但是,直到今年年初,摩根大通的合资券商谈判才真正峰回路转。早在同渤海证券的谈判结束后,摩根大通便重新开始寻找合资伙伴,根据目前的相关要求,国内有投行业务牌照的76家券商中,满足合资条件的有30多家。于是,摩根大通的团队开始挨个甄别,将范围缩小到5家,然后开始和他们逐个接触。一个半月后,确定了两家谈判对象。到了今年初,第一创业最终成为摩根大通锁定的唯一谈判对象,3月,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据度琪明回忆,三个月中,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邵子力和其他谈判成员把每个周末都花在谈判上,同对方就未来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技术合作等问题反复推敲。事实上,在与摩根大通合作前,第一创业也和多家有意在华成立合资券商的外资投行有所接触,但都没有最终结果。而在曾经经历过多次类似谈判的邵子力看来,在这一过程中最有效的一点便是其项目的委员会的设置,“我们可以在一个会议上就做出决定而不必转着圈找20个人。”
“我们认识到了哪些是我们想要的,哪些是不想要的。”度琪明对《环球企业家》表示,最重要的是合资双方要有共同的愿景,都瞄准长期增长而不是短期回报。这种看法在第一创业给本刊采访回复中亦有明确表示:“第一创业与摩根大通经营理念一致,摩根大通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分页标志符---]
 
 
人的生意
 
 
当然,对于摩根大通来说,合资券商协议的签署仅仅是其中国布局中的一部分。事实上,自摩根大通在金融危机中收购了贝尔斯登、华盛顿互惠银行之后,其全球业务线条便一直在调整中,而中国部分的人员亦有不小的改变。其中外界所知甚少的便是现任中国业务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邵子力。
 
 
对习惯于看到明星银行家的外界人士来说,律师出身的邵子力成为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颇有些意外。然而在诸多熟悉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业内人士眼中,邵子力有丰富的合资谈判经验和广泛的人脉,之前曾经为中国多宗大型金融机构的交易提供咨询服务,其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55亿美元入股南非标准银行项目、花旗集团牵头的财团收购广东发展银行项目等。

 
 
“我们要找那些长于战略思考的人,这对于我们的中国业务来说很重要。”度琪明对《环球企业家》解释说,与过去不同,摩根大通接下来的整体战略是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商业银行以及几家合资公司在内的整体计划。因此,所希望找到的是“能做判断,在和人打交道方面有经验的人,一个能够代表摩根大通的人。”度琪明表示,“邵子力是最合适的。”事实上,要想让以精明、严格著称的杰米・戴蒙满意并不容易,为了确定合适的人选,杰米本人亲自面试了邵子力数次。
 
 
如今,上任已半年有余的邵子力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建设者。尽管目前有很多工作内容与其之前担任律师时十分一致,但在过去,谈判的完成也就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而现在签订协议也不过意味着刚刚开始。“摩根大通有不同的实体,不同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确保它们能一起工作。”邵子力对《环球企业家》表示。
 
 
目前,摩根大通在华已经具有比较全的业务线条:2003年获得QFII资格,2004年成立了合资资产管理公司上投摩根,2007年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本地法人银行,2008年,合资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获批在中国境内开展期货经纪业务。而在最为依靠人力资源的投资银行业务上,摩根大通也终于驶入快车道。由于市场开放较晚,摩根大通的投行业务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等传统投行几乎同时起步,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提到“摩根”大家想到的就是摩根士丹利。直到最近两年,情况才发生改变,如今,摩根大通的业务量已经是2003、2004年时的三四十倍。“终于不用向别人解释我们是另外一家摩根了。”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并购业务主管顾宏地略带幽默地说。
 
 
事实上,如今的摩根大通已经拥有了一支令所有竞争对手羡慕的明星团队。在其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既有方方这样的“实力派”银行家,也有龚方雄、李晶等为市场所熟知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而在商业银行方面,摩根大通在华法人银行董事长黎拓和CEO霍康均精通汉语,并拥有数十年的在华工作经验。而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摩根大通仍然在进行各个业务线的人员储备和调整。今年年初,摩根大通宣布在中国大力拓展环球企业银行业务,并任命前汇丰商业银行中国区主管贲圣林为中国区环球企业银行主管。而在最近,原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亦加盟摩根大通。
[---分页标志符---]
 
 
 
收获季节
 
 
“对我来说,在中国的业务布局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我们所有的业务都是‘中国拼图(China puzzle)’的一部分。”对于摩根大通的如今业务结构,度琪明如是比喻,而邵子力的任务则是把一块块的拼图拼在一起。
 
 
目前,在所有的拼图中,最为耀眼的仍然是投资银行业务。“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将会超过大牛市时期的2007年同期,创下历史新高。”摩根大通亚洲投资银行副主席方方对《环球企业家》表示,这也是其中国团队的一个创纪录的业绩。其中,从5月底到7月初的两个月内,摩根大通完成了8单首次公开发行(IPO)及配股等融资项目,无一失手,而同期竞争对手共有11单项目中途夭折。在与往年相比更为剧烈而动荡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而在其完成的项目中,今年7月份,摩根大通帮助远洋地产在香港发行的9亿美元永续可转换优先股项目,更是首个发行此类产品的国内企业。
 
 
据了解,摩根大通最初为远洋地产设计的产品并非如此复杂,按照资本市场的惯例,企业要融资,要么增发、配股,要么发债,但在房地产市场全面收紧的背景下,远洋地产的期望却并不那么简单:首先,不能增加公司负债;第二,不愿意在现在的股价上马上摊薄;第三,希望这个产品理论上永远不用还本。经过双方一个多月的讨论后,最终确定发行永续可转换优先股,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并获得资本市场广泛认购。这使得摩根大通的团队不得不改变方案,最终确定发行永续可转换优先股。
 
 
然而在市场上,发行这一产品对企业的要求很高,此前在香港市场只有汇丰银行、太古集团这样非常有实力且市场信誉极好的企业发行过这种产品,深受宏观调控影响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还从未发行过此类产品。相应地,能否发行成功对投行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摩根大通花了很长时间来说服第一位机构投资者,让他们意识到这一产品的价值。随后的工作就容易了很多,到最后就变成了很多机构找关系希望认购。但在度琪明看来,一枝独秀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五年后能够在所有的业务领域获得牌照,这样就能在中国建立起摩根大通的全业务平台。我们走得太慢了,原本应该走得更快一些。”
 
 
毫无疑问,接下来要面对所有挑战的便是邵子力。按照中国监管部门的规定,摩根大通的不同业务分属不同的公司实体,由于其中部分是全资子公司,部分则是合资公司,因此要想让这些业务能够发挥协同效应并不容易。
 
 
最具悬念的依然是合资券商的未来。根据以往的案例,合资券商从达成协议到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再到正式开业,通常会耗去一年时间。据了解,目前新公司已经开始安排办公场所,招聘团队,组织公司架构,以确保一旦获批就可以马上开始经营。
 
 
但与其他行业不同,企业上市的筹备期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从承销团队接触企业,到最终完成IPO获得佣金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更加需要市场积累。尽管摩根大通的中方合资伙伴第一创业长于机构业务,但在A股承销上表现并不出色。未来的合资券商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的包围下后来居上是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同时,对于邵子力本人来说,仍然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从律师向银行家的转变。如今,邵子力在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外,又刚刚获得银监会批准担任摩根大通中国法人银行的董事长。尽管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并在合资券商谈判中初露锋芒,但在未来如何制定一个银行长期发展的战略仍然是其从未面对过的情形,而要想在各个层面关系中协调不同关系则更需要长袖善舞的功力。
 
 
不过对此,邵子力倒是信心十足,“转变比我预期的要顺利得多。我适应新角色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