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 唐亚东(Adam Dunnett)

风光不再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张鑫  |  阅读: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 唐亚东(Adam Dunnett)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开始放缓,很多欧盟企业在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在中国做生意开始变得越来越难。尽管中国仍是欧洲企业重要的战略市场,但随着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态度跌至谷底,不少跨国企业甚至喊出“外企在华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的结论。

Q:你觉得哪几个词可以概括2013年中国的经济环境?

唐: 我会用三个词来形容:变革、暗淡和希望。此前很多关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都被证实。但中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让人们看到市场开放的前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为市场开放提供了范例。此外,中欧去年十一月宣布启动投资协定谈判,这将有利于为欧洲企业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

Q:商会会员企业对中国经济环境有什么样的看法?基于这些看法,会员企业有哪些规划和打算?

唐:经济增长放缓、人力成本上升、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及来自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激烈竞争等因素,对欧洲企业在华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普遍认为在华经营越来越难,对业务增长和获利能力信心持续下降,对未来财务业绩态度悲观。

基于这些看法,欧洲企业正调整在华预期,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更加谨慎,积极寻找中国以外的投资机会,要么作为中国业务的补充,要么替代中国业务。

Q:商会会员企业2013年在中国市场表现怎么样?

唐:总体都比较艰难。去年欧洲企业在中国的财务业绩持续小幅度下滑,而净利润增长和营业收入增长持续受阻更是让财务表现雪上加霜。不过,不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比如像汽车业,尽管政策限制汽车制造商必须与中国企业合资,且不得占多数股份,但其业绩普遍优于中资竞争对手。

Q:你认为如何才能在中国市场做到最好?

唐:大多数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需要五年左右才能盈利。要想做的好,它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充分调研,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要有耐心和坚持,尤其是那些新兴公司,它们比较容易乐观,但要想成功,就必须非常努力;尽力本土化,采用本土化的管理和运作。

Q:你觉得中国市场有哪些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

唐: 首先是债务问题,不管是公债还是私人债务,债台高筑将危害经济健康发展。另外,影子银行也是金融业的一大忧虑。其次是腐败问题,虽然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强监管,但我们希望这些监管能够更加透明公开。第三是生产过剩,中国的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对需求过度预计。最后一方面是社会问题突出,比如像住房、医疗等都是关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大事,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Q:对于启动转型后2014年中国的市场前景,你如何看待?

唐:我相信2014年中国经济会继续发展,很多中国公司也将继续走向全球。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改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也已经成立,这些都将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不过,尽管欧洲企业希望中国商业环境能有本质变化,但许多企业仍然不确定中国政府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监管体制,提高透明度和改善市场准入。改革的结果还有待市场去检验。

Tags:  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