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快播创始人最佩服的公司是YKK,把一个小小的拉链做到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你不能不说它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王欣借此说明,自己看重的是产品对于世界的影响

80后王欣:另一条盒子路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滑明飞  |  阅读:

在微博上,王欣的名字叫“快播王铁匠”,他用这个提醒自己:立意不计名利,埋头专注技术,千锤百炼,将产品做到极致。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浓重的80后。做快播播放器近6年,坚持不碰内容,只想让更多的视频网站使用他的技术,即使大多数用户并不知晓;2005年,王欣进入盛大网络负责“盒子”研发,从此与盒子结下不解之缘,前后四次“造盒”,尽管到目前为止,在这个产品上,他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刚与快播大屏幕事业部的同事开完会。2012年12月28日,经过整整一年研发测试的新产品快播大屏幕正式发售,这已经是他的第四款“盒子”。而这个时间点,也是国内“盒子”混战时期。且不论Apple TV被追捧,即使在国内,前有小米盒子横空出世、半路夭折,后有视频网站乐视网的乐视TV强势加入战局。

伴随着外界对政策、产品、市场的种种争议,王欣坚持快播盒子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他走的是一条迥异于盛大、小米和乐视盒子之路。严格意义上,他不愿意称快播大屏幕为“盒子”,因为这款产品与快播播放器一样,不涉及内容,只是一个多屏切换的介质。

“快播大屏幕与现在市场上的盒子完全是两种套路。”王欣告诉《环球企业家》,“他们延续盛大当年的思路,做大而全,整合内容;而我也依然坚持当年的思路,专注,聚焦。”

缘起:盛大

王欣的“盒子梦”源于盛大,而如今的盒子模式同样成型于在盛大任职的岁月。

2000年,年仅19岁的王欣大学毕业,独自南下“淘金”。先是在一家电信公司工作。第二年,年少轻狂的他便辞掉工作,在一位师兄的投资下,尝试创业,成立点石软件有限公司,专注P2P。

学习计算机软件出身的王欣对技术有着不同寻常的痴迷,但对于资本的认识,远远不及如今的IT和互联网创业者。公司成立不久,点石受到IDG投资的青睐。王欣跑到北京中联大厦,对着一帮投资人噼里啪啦的开始讲P2P技术。他清楚地记着当时的场景:一个20出头的毛孩子坐在几位投资人面前,对方翘着二郎腿,要听听这个年轻人能讲出什么故事来。“当时王功权等人都在IDG,对于我这样一个小青年,他们开始有点将信将疑。”王欣笑着回忆说。但到最后,对方开始拿起笔记本记录,并且承诺投资300万。

兴奋的王欣回到深圳,将此事告诉投资他的那位师兄,师兄一听,说:“300万太少,我投你1000万,不要他们的钱了。”彼时的王欣并不懂资本除了带来钱,还能提供其他资源。

与IDG擦肩而过的王欣依然是幸运的。不久,他遇到了盛大的创始人陈天桥。后者有意收购点石软件,这次王欣动了心。但因为种种原因,此次收购最终“流产”。

这是两个少年天才的第一次相遇。

2005年,点石软件倒闭。而当时的盛大正式启动家庭娱乐计划,推出“盒子”项目,于是,陈天桥再次向王欣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我也有这方面的想法,我本人不喜欢独自在电脑前玩游戏,而更愿意全家人在客厅看看电视。”王欣的想法与盛大的家庭娱乐计划不谋而合,他欣然前往上海。

当年,陈天桥不顾几乎所有人的反对,意图通过“盛大盒子”这个机顶盒设备,将旗下的网游、音乐、影视等互联网娱乐内容整合并接入电视机,从而全面控制用户的家庭娱乐终端。

这应该是国内最早一家试水机顶盒的互联网公司,因此,王欣作为盛大盒子项目的助理总监,也成为最早一批研发盒子的核心技术骨干之一。也正是这次机遇,王欣从此多了一份“盒子”梦。

当时作为产品经理的王欣只是一个执行者,他的任务就是做出符合陈天桥要求的盒子。与公司和业界多数人对陈的称呼“桥哥”不同,王欣称陈为“天桥同志”。他回忆说,当时的环境下,这是一款需求驱动型的产品,并且是天桥同志一个人的需求,要实现他的“大而全”功能,我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想来想去,只能把它做成一个微型X86电脑。因此,两、三个月后,王欣带领团队就做出了样机,一款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芯片的“盒子”。

据王欣回忆,当时盛大内部声音并不一致,一部分人认可陈天桥的消费电子PC化,而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PC消费电子化。而王欣也是其中的反对者,用他的话说,“天桥同志负责整个项目,作为产品经理,我只能执行。”

追梦:快播

仅仅做了一年,陈天桥的盒子梦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夹击下破碎。王欣重返深圳,开始第二次创业。

2007年,快播公司成立,王欣重拾P2P老本行,推出快播播放器。但他一直没有放下盒子梦,在新公司内部,他从一开始便成立了多屏事业部,专注盒子开发。当年,即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出了一套新方案,两个设备,连接电脑和电视机,一个盒子发射信号,另一个盒子接收信号。

“不涉及内容,只是电脑内容向电视机传输的一种通道。”这是当年王欣与陈天桥的分歧,也是如今推出的快播大屏幕的原型。但最终因为信号不稳定等因素,内部生产了几百台后便放弃了。

但王欣依然不死心,在快播播放器逐步进入轨道后,他再次推出一套盒子解决方案,技术上延续盛大盒子的思路,只是使用了Linux操作系统。同样,他没有整合内容的野心。该款产品也实现了其单一、专注的思路,只有点播功能,即加入一些节目清单供用户选择。“这类电子消费品不适用于大而全。”他总结说。

据王欣透露,即使简单的节目清单,也并非快播整合,而是为生产厂商提供解决方案,由厂商自行决定内容。由于政策和市场的限制,这些产品多行销海外。

7年来,王欣与盒子较上了劲,让这个产品梦落地并产业化几乎成了他创业的隐线。我问他,“你是一个执着的人吗?”王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2000年,他来到深圳,开始学钓鱼,一钓就是12年,几乎每周都去。即使自己经济情况最不好时,他也会蹭朋友的车去。当经济条件好转,就独自一人出海,到深海去钓。

犹如钓鱼,王欣的盒子一做就是7年。同样,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他也不再局限于近海。

有一天,他的小孩儿拿着iPad,划出了一个米字,便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了《米奇妙妙屋》动画片。王欣倍感惊讶,“小孩儿才三岁,根本没有学过汉字,只是看过我一次演示而已。”他意识到移动时代来临。但基于移动端的小屏幕,操作起来并不舒服。“我小孩儿的背老是弯着。”

王欣开始重新审视盒子,他要把盒子做成一个移动端的配件,因此有了今天U盘大小的快播大屏幕。“这类产品就应该小巧、便携、兼容、专注。”从形态和理念上看,这是一款完全与当年盛大盒子反向而行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不再让应用提供商迁就自己的标准,而是通过技术让所有内容可以通过盒子传输。

在王欣看来,如今市场上的大部分盒子还是延续当年盛大的思路,只是随着手机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成熟,无需再做出一台微型电脑,本质上还是大而全。“电视、PC、手机已经大而全了,再做出一个大而全的产品空间很小,远不如做一个简单的多屏切换工具。”

在采访过程中,王欣沉浸在他的技术和产品梦想中,对盈利模式这些商业化元素,貌似并非那么在意。他说他最佩服的公司是YKK,把一个小小的拉链做到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你不能不说它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王欣借此说明,自己看重的是产品对于世界的影响。

正如他所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是为了那条鱼,而是在于钓鱼的那个过程。”

Tags:  王欣 快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