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领导开始追求公平分享经济成就的“新发展观”,以轻车简从的亲民形象倡导新的政治文明

2003新气象:胡温新政

来源:2004年2月 总第95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余凝芮  |  阅读:

中国新一代领导开始追求公平分享经济成就的“新发展观”,以轻车简从的亲民形象倡导新的政治文明

没有多少人能料到,胡锦涛和温家宝,这两个外表同样温和谦虚的中国新一代领导,在2003年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刮目相看。
  
2002年11月13日,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来年的3月15日当选为国家主席。2003年3月16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胡温组合开始了中国新政府的第一年。
  
上任初始,一场未知的瘟疫肆虐中国,一场公共卫生危机迅速演化为对新任领导人的严峻考验。在全民无所适从之际,胡锦涛、温家宝亲临第一线,免去失职官员职务,公开非典疫情。而在广州疫情最严重之时,胡锦涛没有事先安排,突现广州闹市,令市民激动不已,令全中国为之一振。人们迅速接受了新政府。
  
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不仅迎战非典成功,而且将海军潜艇失事、人民币升值论等一系列危机一一化解。
  
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深入民间,推动经改,谋求修宪,创造了“开明、开放、亲民、务实和重法”的领导新形象。
  
2003年,胡锦涛和温家宝主动出击,访俄访美,积极活动,开始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活跃于国际舞台。
  
胡温新政成为对胡锦涛和温家宝执政的最大褒奖。美国《华盛顿邮报》甚至报道说:“胡和温受欢迎的程度让人吃惊。”


经济:确立新发展观
  
入夏以后连绵不断的雨水,特别是入秋以后黄河漫滩使山东东明县、河南兰考县部分滩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2003年12月中旬,胡锦涛前往山东、河南两省滩区探访受灾群众。这是他当年的最后一次离京出行。此前的9次离京,总书记大部分也都是走入普通民众中去。
  
与胡锦涛一样,温家宝同样也不停地奔波在中国的穷乡僻壤。2003年的岁末,温家宝到三峡库区考察移民情况时承诺农妇熊德明帮她向县政府讨回打工工钱。温家宝说:“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 当天夜里,熊德明就拿到了被拖欠的2240元工钱。
  
而在2003年年初,当时即将成为共和国总理的温家宝来到阜新矿业集团艾友矿,令人惊讶地下到了720米深的矿井,与煤矿工人围坐在巷道的铁轨上吃饺子,共度除夕之夜。
  
如果把胡锦涛和温家宝深入贫穷地带的行为理解为一种政治姿态,那么你就错了。它实际向外界传达的信号是,中国的新一代领导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广大的农民和城市的贫穷者身上。
  
2003年这一年,我们已经实质性地看到了这种转变。
自温家宝为农民讨回工钱之后,各地政府大张旗鼓地掀起了清欠运动。但是拖欠民工工资已经是多少年的顽症。温家宝不可能为每一个“熊德明”去讨工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弱势群体不受损害。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胡温领导下的中国出台了众多类似制度性地对贫穷者的关怀措施。
  
在农村,开发扶贫继续实施,税费改革全面推开,与此同时,旨在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开始建立。2003年11月18日,民政部等3部门出台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意见,提出力争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这一救助制度。
  
在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了“应保尽保”阶段,“两个确保”和“三条线”得到进一步落实。与此同时对劳动者的保护有了新的举措。2003年4月,国务院颁发新的《工伤保险条例》, 扩大了工伤认定的范围,被舆论认为是在向“血汗工厂”宣战。[---分页标志符---]
  
更为重大的决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出台。2003年8月3日,温家宝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并称现在有必要把它摆在比西部大开发“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年年末,总投资610亿元的100个项目开始在东北三省启动。
  
胡温新政一年间,他们的重要目光放在了农村问题、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和东西部的地区差距问题上,传导出的是新的经济发展理念,而这背后是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现状的深思熟虑。
  
25年前,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预见到自己今天的生活状况。但是,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不平等也在迅速扩大,基尼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0.25上升到目前的0.45左右。如果发生持续扩大的不平等和日益严重的贫困,将会导致社会发展走向的不公正,这显然是一个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仅有经济增长已经不足以支持进一步的发展、改革与稳定。
  
在2003年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温主导的中国新一代领导用 5个“统筹”的字眼确立了经济建设的“新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5个出现在全会公报上的“统筹” 使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能够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对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修正。
  
“新发展观”政治理念的灵魂是“公正”,“公正”的本质是关怀弱势群体。于是我们在2003年更多地看到了胡温出现在中国的贫穷地带。


政治:改进执政方式
  
2003年5月2日,胡锦涛开始其担任国家主席后的第一次重要访问。他一反以往的出访礼宾规定,不再举行送迎仪式。随后,领导人暑期到北戴河办公的多年惯例也被取消了。
  
2003年6月1日,踏着窄小蜿蜒的渣土路,温家宝来到本溪市牛心台采煤沉陷区的小南沟。他径自走进一个有些破旧的院落,并不顾随行人员相劝,走进门框已有些倾斜的屋内。
  
在过去的一年,胡温从自己做起,以轻车简从的方式出场,力求破除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作风,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塑造了中国新一代领导崭新的执政为官形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来自胡锦涛2003年1月在河北省西柏坡的讲话。他在那次讲话中同时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对“民”的高度强调由此成为胡温执政最厚重的底色。
  
如果说强调平衡、公正的新发展观是胡温新政的目标,那么政治文明则是他们追求目标的手段。政治文明的概念首次提出来自于十六大报告,塑造政治文明成为能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贯彻“新三民主义”的关键。2003年9月29日,胡锦涛在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专门就政治文明发表了讲话。
  
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一连串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令人激动的举措。
  
新一代领导对民间呼声及时恰当地反应,孙志刚案得到及时处理,而且3个月后,实行了40余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
  
新一代领导加大反腐力度,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浙江省原副省长王钟麓、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四位省部级高官落马。
  
新一代领导追究失职和渎职官员的责任,行政问责制概念日趋明晰,“非典”期间原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齐齐被撤职。
  
新一代领导加强对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2003年8月,中纪委、中组部巡视工作办公室和巡视组宣布成立,将在4年的时间里巡视31个省、区、市。
  
新一代领导强调“党的建设必须从中央政治局自身抓起”。《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终于在2003年拿出了草稿,并很可能在2004年实行。
  
新一代领导倡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治局每有大事必学习,每次学习前后都有相关的重大决策出台。国务院则频繁召开专家座谈会,问政于专家学者。
  
胡温新一代领导在2003年促进政治文明的举措并非暴风骤雨,而是以和风细雨的形式展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低估胡温新政的重要意义。政治体制改革毕竟不同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新一代领导清醒地意识到,很多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轻易突破,必须务实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为了将政治文明建设顺利往前推进,胡锦涛强调了宪法的至高权威。2002年12月4日,他在纪念宪法颁布20周年大会上说,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这是胡锦涛就任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它实际是胡温新政追求政治文明发出的第一声呼喊。  
  
在尊重宪法权威的底气下,胡锦涛来到了西柏坡。站在西柏坡,遥望北京城,胡锦涛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借用毛泽东当年的话豪迈地宣告“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