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发布2008年度白皮书《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欧企寻求更高的透明度和公平待遇
欧盟商会“建议书”
2008年9月9日上午《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08/2009》在京发布。今年的《建议书》包括了由商会的23个工作组和6个论坛编撰的共29份建议书,概述了在华欧盟企业的观点和忧虑,并为改善商业环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欧盟企业致力于开展建设性对话,坚信保持并深化双向的开放对中欧各自经济的持续增长都至关重要。
自2007年开始,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年度,在人民币贬值的前提下,中欧双边贸易仍持续快速增长,欧盟对华出口总额稳定在720亿欧元(增长12%),中国对欧盟出口总额达2300亿欧元(增长18%)。尽管存在着1600亿欧元的对华贸易逆差,但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对欧盟企业在华发展趋势仍做乐观评价,但针对中国市场,市场准入、透明度、知识产权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问题仍是欧盟在华企业共同的忧虑。同时经济民族主义也逐渐成为一个需要聚焦的问题。2007年年末及2008年中国颁布和实施例如《反垄断法》、《劳动合同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法律法案,对此,伍德克表示在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希望能与中国政府方面有更顺畅的合作机会,让在欧盟在华在中国市场具有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以加强中欧经贸关系和激励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同时,他表示,《建议书》中的建议将在无需付出牺牲人民健康和损害环境的沉重代价的有利前提下,帮助中国构建强大的现代经济体。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玛莉莲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致辞,她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领导层具有较高认可创新、开放和竞争的观念。她说:”我们坚定支持中国为确保可持续平衡增长所作的努力,在这一版《建议书》中提供了三百多条建议来协助实现这一目标及其他目标。”
会上,还就欧盟企业在华发展的挑战等问题做了较为细致的陈述和分析,其中,着重强调了政府行政机构对于市场的职能和监管等方面问题,并提出“需要更高的透明度、更过的预见性、更有力的协调”等欧盟在华企业共同的心声。
会议最后的记者提问环节,欧盟方面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08/2009》将被呈递给中国各级政府及监管机构、欧盟委员会、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和中欧两地的广大商业组织及公司。10月26日在成都,以及接下来在中国各地发布《建议书》之后,中国欧盟商会的会员将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向欧盟委员会的高层官员介绍该书内容。欧盟商会的建议将会得到欧盟委员会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他们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