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970年代相比,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对于艰难时世和新的挑战更加灵活、更有适应能力

昨日重现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8年6月20号刊 第12期 总第159期  |  作者:贝南克(Ben Bernanke)  |  阅读:

我曾在很久以前在这里参加了我自己的毕业典礼,那是在1975年。那个日子又仿佛就在昨天——杰拉尔德·福特是美国总统,格林斯潘是他的首席经济顾问,而波士顿红袜队刚刚赢得美国棒球联盟揭幕战。

虽然1975年对红袜队来说是个不错的年份,但对于美国经济却不大好。我们经历着严重的石油价格冲击,食品和其他商品大幅涨价。不过,1975年的经济状况相比于2008年而言,异大于同。之所以如此,在于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对于艰难时世和新的挑战更加灵活、更有适应能力。经济政策的制定进步了不少,我相信这部分地源于我们从过去汲取了教训。当然,我不是把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小化,卓有成效地反思过去问题的能力,是乐观主义的基础。

1970年代至今,能源一直是挑战。我大致描述下1970年代中期的经济图景:经济正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衰退,产量、收入和雇佣率下降得非常厉害,失业率上升至9%。同时,消费价格通货膨胀,从1970年代初期3%-4%左右的水平,飙升至10%

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就会知道,稀缺资源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来配置,就会通过其他方式配制。在当时,由于政府的限价措施,加油站前总是排满长队。1974年,为了克服这种价格控制带来的其他后果,司机只能根据自己车牌尾号的单、双数分别在单、双号的日子去加油。更严峻的,由于限价,美国原油的价格远远低于世界价格,国内的石油勘探放缓,生产也缩减了,但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雪上加霜的是,油价加剧了本来已经很严峻的通货膨胀。在今天,通货膨胀的局面因为农作物以及其他商品的上涨而变得更加恶化。

美联储低估了自己制造通账及遏制通胀的能力。比如,他们斥责通胀是由成本膨胀之类的原因导致,但这只是症状,而不是根本因素。在多年之后,美联储获得了新的领导力,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央银行在通胀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可反通胀的持久的货币政策才真正有效。从1979年开始,这样的政策被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执行得很成功。对于美联储来说,有两个关键的教训:一是高通胀会严重破坏经济局面,二是中央银行必须担负起责任,在过渡时期保持价格的稳定。

对于中央银行而言,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通胀以及我们对于通胀的预期。过去4个季度,通胀率平均维持在3.5%,比我们设想的要高出不少,但是与1970年代中期达到的双位数的通胀率要低很多。

一个很好的经济研究的题目,就是试图解释为何石油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如今已经相对平静多了。一个因素,可以阐述我所谓的美国经济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自从1970年代以来能源对经济的影响力在下降,1975年起,在美国生产定额产品所需的能源下降了一半。这种能源效率的提高不决定于政府调控,而是家庭和企业对于高能源价格的回应,包括投资更节能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另外一个原因是货币政策的表现。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从1970年代汲取到了教训。从保罗·沃尔克时代开始,美联储强有力地维持一个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而且我们意识到,保持长期的通胀预期对于实现低且稳定的通胀至关重要。

(作者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文节自2008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