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寡头垄断涨价的大势,中国再次涌起一场新的资源勘探热潮

寻找铁矿石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袭祥德  |  阅读:

肥皂剧仍在继续。

在新的“演出季”中,中国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就2008年的价格和供应协议仍未达成一致。5月中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呼吁它的成员企业共同抵制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力拓公司,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强硬的一次表态。这份声明指责力拓故意减少合同供应量,而将多余的铁矿石投入现货市场以超过2倍的价格出售。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这可能是中国钢铁企业为了谈判而使出的新招数而已。事实上,进或是退,决定权很难说是在中国手中。2007年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为51%,在全球出产的15亿吨铁矿石中,中国进口了大约1/4,今年还将至少要进口4亿吨。事实上,只要中国铁矿石自给率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便难以摆脱。

在此背景下,继1950年代和1980年代末的两次大规模勘探行动后,一场新的在国内寻找铁矿石资源的热潮正在兴起。4月底,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在北京组织召开《我国钢铁工业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开题会,原冶金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土资源部以及宝钢、鞍钢等13家钢铁企业代表参加会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铁矿石资源研讨会,会议专门成立的课题组将分析中国铁矿资源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摸清铁矿资源的储备潜力,寻求降低依存度的思路与模式。

实际上,单个部委的工作已经在推进。227-2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天津召开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会上表示,中国铁矿石供应日趋被动,根源是国内后备资源不足,中国将展开第三轮铁矿大勘察,实现找矿突破,是提高国内铁矿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已查明铁矿资源储量607亿吨,预测未查明资源量1000亿吨以上,其中大中型矿山近期可利用的铁矿资源约200亿吨。

与政府的积极行动相比,市场层面的活跃程度更是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在中国西部、北部的广阔地区,一幅勘探铁矿的大图景正逐渐展开,无数心怀野心的投资者深入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广人稀的山脉与平原,急切勘探与收购有价值的铁矿。

“许多有钱的大老板不惜重金购买这些地区的航空磁测图,这样可以减少勘探中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减少找矿难度。”河北迁安永昌铁矿经理张继昌告诉《环球企业家》。他的许多同乡纷纷走出河北,到内蒙古等地寻找勘探与开矿的机会。

硬币的另一面是,这种无序、分散、缺乏统一组织的铁矿勘探开始在某些地区演变成一场灾难,铁矿资源的滥采乱挖、环境破坏、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炒矿”甚至成为比投资房地产更为诱惑的职业,许多人由此一夜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

[---分页标志符---]

重新出发

对大多数人来说,找矿真是一个陌生而又枯燥的工作。不过,它的流程并不复杂,1960年代开始,国家已经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过航空磁测、遥感等物探手段的勘察,至今仍在不断更新数据。

航空磁测是寻找磁铁矿的有效手段,含有铁矿石的地区得到的磁测数值会发生异常,在航空磁测图上,黑点密集的地方意味着矿山存在的可能性。

但是,仅凭航空磁测解决不了问题。一是难以确定为铁矿,二是航测范围大,难以确定铁矿的具体位置。因此,经过物探后,仍需众多地质工作者到航测异常地区勘探,通过密集钻井取样实验,得到具体数据,从而圈定矿体,确定铁矿的储量与开采价值。

中国的矿山贫矿多,难选矿多,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铁矿勘探后,发现大型铁矿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前两次铁矿勘探的重点地区——东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地质勘探非常密集,在发现鞍山—本溪、迁安、湖北大冶等大型铁矿后,勘探潜力已越来越小。

“在迁安,铁矿分布非常集中,首钢矿业占据了大部分,其余都是小铁矿,这里的铁矿开采非常严重,不仅测过的地方开采过,没测过的地方也开采过。”张继昌说。

刚刚启动中国的第三次铁矿大勘探把重点就放在了西部。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这次铁矿大勘探将遵循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突出重点、境外优先周边的勘查方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其中尤其强化铁矿勘查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勘查布局,以及开展重要铁矿远景区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空磁测。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5年,中国将加大对短期内可以实现开发利用的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以招投标、自负盈亏的方式引入大企业,收益按比例由企业自享,加快勘查进程,尽快建成有规模的矿山。

从战略方面讲,第三次大规模铁矿勘探迅速取得突破并不存在阻力,但仔细考察中国地质勘探行业最近10年发生的变化,则会发现情形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

中国地质工作曾经历过大规模开展找矿勘探的辉煌时期,地质工作者曾被誉为国家建设时期的先锋队,人数达100万的地质大军活跃在中国最艰苦的地方,日夜钻探,无数人为找矿奉献一生甚至献出生命。

在第一、二次大规模铁矿勘探时,中国政府机构中设有独立的地矿部,地矿部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地质队及分支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中国的铁矿勘探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在西部、东部的铁矿会战中,很容易就可组织上千人的勘探队伍,不分彼此共同为一个勘探项目而努力。

但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家地矿部被撤销,与国家国土局、海洋局、测绘局合并为国土资源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地质大军被实行属地化管理,庞大的以找矿为主业的地质大军沦落到失业减员的困境,多数地质院校、系消亡。随着地质部门的衰弱,中国的铁矿勘查工作从1996年到2002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资源储量多年呈现负增长,且相当数量的铁矿石品位不高。

地矿部取消后,国土资源部成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而中国矿产资源的勘探也被分为两类,即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任务和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按照改革方案,前者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设在各个省、地区的地质调查院负责,后者则由下放到各省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负责。

但是,地矿系统的改革一直未彻底完成,体制未理顺。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下属机构目前只拥有1万多人的工作人员,且相当部分为研究人员;各地地质调查院实力更弱,难以承担起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任务;而矿山勘探拨款占财政收支的比例则逐年减少,从而导致中国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方面的缺失。

以商业性地质勘查为主的地方国有单位本应承担铁矿的实际勘探任务,但是由于矿权改革未到位,以及社会资本的参与,在很长时期内勘探铁矿的积极性并不高。

“我们一直面临着生存的问题,更多是在为别人打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焦秀美告诉《环球企业家》。由于最近几年各地政府对探矿权实行招拍挂政策,招标价格很高,勘探部门难以登记到探矿权,更不用说拥有采矿权,更多是当地政府或者实力雄厚的企业获得,然后委托他们进行勘探,这打击了勘探部门的积极性。

不过,从2004年以来,铁矿的确重新成为中国地质勘查投资热点。4年间,全国铁矿勘查投入资金23亿元、钻探工作量162万米,分别相当于1989年至200315年总投入的6.3倍和4.8倍。焦秀美表示,仅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就拥有70-80个铁矿勘探项目,去年他们发现了济宁储量达100亿吨的特大型铁矿。

在焦秀美看来,新一轮铁矿大勘探若要获得成功,除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对地勘部门体制、矿权、投融资进行全方位改革,提高勘探部门积极性,加快矿权改革,同时鼓励更多企业资本进入探矿、采矿领域。目前在铁矿勘探方面尚无一家上市公司,而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矿产勘查只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立通畅的投融资体制,才能快速取得突破。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已与证监会磋商,希望在2008年股市创业板推出后,设立专门的矿产勘查板块,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找矿。对正陷入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价格苦战的中国钢铁企业来说,这无异将是提振士气的利好消息。

Tags:  铁矿 资源 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