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的眼光颇为另类,他的目标是神秘的朝鲜。

西洋集团朝鲜探镁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  作者:米飙  |  阅读:

 

中铝注资力拓、五矿获批购买澳大利亚OZ矿业股权、武钢接中连出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低迷的经济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打捞全球资源的好时机。但与这些大型国企不同,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的眼光颇为另类,他的目标是神秘的朝鲜。
 
“现在铁矿项目的主体建设已经完成,马上投产,镁矿项目即将开始。”周福仁踌躇满志。在毗邻朝鲜西南海岸的海州,西洋集团拿下了储量接近6亿吨的铁矿资源;在端川,投资3,000万美元的菱镁矿项目即将启动,周福仁期望在四年后实现每年200万吨镁矿的产能,这几乎是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其它地区镁矿的一年的需求量。
 
周福仁掌管下的西洋集团以生产复合肥、钢铁以及以镁为原料的耐火材料而著称,2008年总销售额211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和200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周福仁及其家族分别名列第10位和第468位。
 
西洋集团以镁为原料的耐火材料炉衬是炼钢时的主要消耗品,此前与这两家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两家加起来一年的铁精粉消耗量为7,000万吨,我们每年1,000万吨的产量他们完全可以消化得了,”在周福仁的计划里在当海州铁矿年产达到800万吨时,还将在朝鲜设立钢厂,当地生产后直接出口钢材,“现在国内钢坯3,000元一吨,钢材3,200元一吨,在朝鲜生产成本也就2,000块。”而在国内每吨出口钢材都需要交纳20%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
 
同样诱人的机会存在于菱镁矿,朝鲜是世界菱镁矿的主要储藏地。此前中国是全球镁矿的主要供应者,由于实行配额限制,国内现在售价在成本价600元每吨的菱镁矿,在海外则要卖到1,000多元人民币。“朝鲜镁矿品类比中国还要好,每吨成本在400元左右,而且没有出口配额限制。”周福仁说。
 
出走海外并非周福仁一时兴起,堪称“矿迷”的他早在2002年就开始在东南亚各国寻找投资机会。在印度尼西亚,为了寻找铁矿,他乘坐单人摩托一连几天颠簸在山沟里,而越南的磷、煤,泰国的钾都曾吸引他前往这些国家,老挝甚至沙特也都曾有过他的足迹。在朝鲜之外,周福仁还在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的别列佐夫地区拿下了储量7亿吨的铁矿资源。
 
在这两个国家的投资,西洋集团不仅是出于低成本的考虑,而且看重位置,无论别列佐夫铁矿、端川还是海州都是紧邻中国东北边境,对位于辽宁海城的西洋集团来讲,无疑较近的距离更加方便管理,而且能够与国内产业布局相结合。
 
对西洋集团来说,毗邻的朝鲜文化差异不大,语言沟通障碍小,这都是投资的有利条件。但朝鲜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样给西洋集团带来不少麻烦。朝鲜物资匮乏,建筑厂房的红砖需要从平壤运输;建筑用的石子需要自己带机器处理,而且因为没有电,还得自己带上发电机;此外,中国与朝鲜的银行不能进行汇款,有时甚至得不到在当地采购建筑材料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所需的现金。
 
“朝鲜法制不健全,人为变更政策的风险非常大。”主导武钢在加拿大投资的贝祥投资集团总裁贝祥(Howard Balloch)并不推荐朝鲜成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地,他曾经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和加拿大驻朝鲜大使。在他看来,政治风险是海外投资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周福仁的老家、毗邻朝鲜的海城,的确发生过不少因为朝鲜的投资伙伴不再发送邀请而拿不到签证,最终无法追回投资的事情。“其它人为影响政策的现象也还不少。”但周福仁并不认为这样的来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诀窍是建立直通政府的关系。
 
西洋集团在朝鲜的合作都是与朝鲜政府或者国企合作,朝方在海州铁矿占股25%,端川镁矿占股40%。而在一个月前,周福仁刚刚送走了对西洋集团进行了长达十多天考察的一位主管经济事务的朝鲜政府要员。“未来我期望能够获得金正日主席的接见。”周福仁说。
 
周福仁另一个让投资风险最小化的办法是缩短收回投资的周期。他并不准备过多地追加在朝鲜的投资,在初期注资启动之后,海州铁矿和端川镁矿未发展将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按照50%的利润来计算,这两笔投资在一两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周福仁对掘金朝鲜的未来并不担心。
 
深入俄罗斯
 
相比于朝鲜的政策容易人为变更的风险,在俄罗斯,周福仁遇到的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问题,“这边的法律制度太健全,审批很麻烦。”
 
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是一个比朝鲜更加诱人的投资机会。“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铁矿值得投资的话,那也肯定是这个。”他有些夸张地说。此矿探明储量4.47亿吨,保有储量7亿吨,远景估测储量10亿吨以上;矿石品位高,不用经过选矿程序,直接可上炉冶炼;开采也很容易,用周福仁的话来说:“扒开地就是矿。”
 
此外,当地煤炭资源丰富,5美元便可买到一吨,这让周福仁计划中采用奥钢联技术的钢厂成本低得让人难以置信。“基本没有原材料和燃料成本,只有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一吨也就是几十元。”周福仁说。
 
西洋集团2007年就从山东鲁能手中,以1.8亿人民币的价格拿下了别列佐夫的采矿权,一度建设过程颇为拖拉。原因在于俄罗斯手续麻烦,“法律太多了,比国内细很多。”周福仁说。以工厂建设为例,国内工业园区建设通常是审批工厂园区总体设计即可,但是俄罗斯则是分项审批,在获得整体土地使用权之后,即便是在厂房之外加盖厕所都需要重新经过建设、卫生等部门的审批。
 
别列佐夫铁矿位于俄罗斯赤塔州,距中俄边境仅有8公里,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内口岸及铁路资源。在周福仁的初期计划中,本打算在国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建立一个总投资100亿的冶炼基地,将开采后的矿石运回国内冶炼。
 
由于矿石价格低于钢材,这样可以节约一笔关税,而且俄罗斯专家和技术人才缺乏,同时对外籍员工实行名额限制,可以方便西洋集团利用国内的技术人才、规避语言障碍。与朝鲜不同,语言是西洋集团在俄罗斯遇到的一大困难。“我们本地就有不少朝鲜族人才,朝鲜语与中文很多发音相似,连比划带猜也差不多,但是俄语完全不行。”周福仁深有体会。
 
但是俄罗斯政府不准出口铁矿石的限制则让周福仁的计划成了泡影。在经过重重磋商后,俄方允许西洋集团出口少量矿石至国内生产,而周福仁只得在别列佐夫再设一个钢厂,在两地同时冶炼加工。
 
不过法制同样有着法制的好处。“这样风险比较小,稳定,”周福仁说,他在别列佐夫的初期投资计划是年产500万吨铁矿石和200万吨钢坯,总投资远高于朝鲜,为40亿人民币,“即便未来25年的采矿权到期,补交一些钱依然可以继续开发,问题不大。”
 
尽管家底丰厚,但是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2008年依然让周福仁颇为受伤,此前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销售额增速在这一年降至5.1%,利润则下滑24%。“2009年可能更加困难,销售额会出现下降。”以前客户拿着预付款排队提货的场面已经消失,这虽然让周福仁颇为感慨,但他海外扩张的步伐反而加快,“越是在低潮的时候越需要寻找出路。”
 
“南钢北肥”是周福仁对西洋集团未来的战略定位,其中构成“南钢”战略的是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的海南昌江年产200万吨钢厂项目和正在搬迁重建中的年产200万吨的鞍山海城钢铁厂。而按照一吨钢材消耗1.5吨铁精粉计算,仅仅西洋集团自身未来的铁精粉消耗量就将达到600万吨。
 
在朝鲜生产铁精粉成本将降低很多。目前国内铁精粉市场价格尽管已经从当初顶峰的1,000多元跌至成本价附近,但是依然需要400元。周福仁算了一笔账,在朝鲜生产每吨成本只需200元人民币左右。据其介绍,在朝鲜,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营业税、关税、增值税一概没有。
 
周福仁在朝鲜的布局,仅有10%的所得税,而且如果追加投资的话还会返还。此外,劳动成本也很低,工人工资折合人民币每月为300元左右。而由于土地国有,矿山资源的获得是依靠国家划拨。“6亿吨储量的矿山使用费,如果在国内需要付出几十亿元的使用费,根本出不起,”在朝鲜,周福仁付出的代价则是由朝方以矿山入股占有25%的股权,“如果考虑免掉的税收因素,这都已经很划算。”
 
海州铁矿的一期产能为100万吨,这只是周福仁的试探之举,未来他打算实现每年1,000万吨的产量。产品出路他早已经想好,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之外,将出口给合作方台湾中钢和韩国浦项制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