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想再次错过。尤其是那些已经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巨头们,更是把主要的火力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
傅盛谈移动互联网
现在大家对移动互联网有许多争论与畅想。毫无疑问,它是未来一座大金矿,但能否寻找到这座金山的入口,取决于你如何理解与把握它。下面发表的,是金山网络CEO傅盛在Macworld Asia大会上做的、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演讲。这是第一部分。后续部分虎嗅会相继登出。
演讲如下:
雷军有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说的就是做事情要顺势而为。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就是那座风口。我们想乘风而行,就得先弄明白,风向风速,从而避免准备不足。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认识下移动互联网。
1、发展速度超摩尔
PC互联网的发展得益硬件的快速发展,硬件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成为互联网普及的重要因素。英特尔创始人摩尔提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我们简单回顾下手机处理器发展,2009年,东芝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1GHz处理器的手机,在2010年底,LG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双核处理器的手机。2011年,手机爆发双核大战,高通、德州仪器(TI)、三星、小米都推出了自己的双核产 品。而今年,四核手机又称为业界的竞争的焦点,nVIDIA公司推出了Tegra 3四核平台,三星,华为,HTC,魅族等纷纷发布四核手机产品。拥有更强大处理能力的八核手机已经箭在弦上。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价格却一路走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超过了摩尔定律。PC互联网是乘着火箭而来,而移动互联网是曹操,说到就到了。
2、终端的数量多于PC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数量将远超pc。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3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72亿人,其中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2.52亿人。未来可以预期的是,人们将不止拥有一个移动终端,可能一个手机,一个平板,或者其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数量将远超过5亿台。市场趋势越来越明显,平板的热销就是一个例证。而pc发展到至今,国内大概保有量只不过是4亿台。
一方面,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我们现在讲移动互联网通常指的是智能机和平板电脑。但移动终端的类型绝不限于这些,像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微软Xbox游戏机等移动终端也深受欢迎。移动终端多样化的利好就是无论你身在何处,也无论你正在使用何种设备,都可以随时联网,这极大的扩宽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空间。
移动终端拥有更长的待机时间,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越来越低的价格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让移动互联网变得更加繁茂。
3、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移动终端本有具有的便携特性把人们平时不用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车上,卫生间,路上,机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填补了这些场景的使用空缺。同时,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人们用移动终端的时间越来越长,使用pc的时间越来越短,主流的注意力开始由PC向移动转移。现象背后的本质是,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注定了产业的迁移。
4、移动互联网的特质
移动互联网相比PC互联网有着自己的特质。业界有一个十分火的概念:SoLoMo,即社交+本地化+移动。这几个特性会催生出新市场和应用。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米聊等社交软件,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应用,大量的涌现正是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特质。新的应用场景也使得人们移动互联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很多朋友,可能就通过摇一摇就找到了精神归宿,很多朋友走在街上扫下二维码就可以下单买东西,在这PC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拨云见月,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巨大的,崭新的矿山:
1、市场规模大。移动互联网要比PC互联网规模大十倍,甚至是百倍。
2、市场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特质决定了一方面会催生出很多新市场,一方面让原有的市场变得更加垂直纵深。一方面是大市场和小市场并存。
3、市场大融合。移动互联网不会取代互联网,我们即将迎来的是两个市场的激荡融合。
我们回望10年前,PC互联网当时是冒险家的乐园。一片荒原,草莽丛生。并没有人能够准确的判断互联网巨大的前景。当时有一大批触觉敏锐的冒险家涌进这片荒原,开山挖矿。风吹日晒,雨淋霜打,一部分人没有坚持住,撤了。但是,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活着的人,挖着挖着,最后都成了富翁。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巨头都是在那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而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经历过10年前的难忘的淘金梦之后,在经过互联网的教育后,所有人都知道移动互联网是座大金矿。所有人都不想再次错过。尤其是那些已经在互联网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巨头们,更是把主要的火力转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
1、app长尾化
app数量越来越多,今年3月份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宣布苹果应用商店的应用多达58万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现在iPone 4一屏可以展示16个应用图标,如果用户想要拖库,按装所有应用,那需要32500屏才能展示完。就算用户看完1屏的应用仅需要3秒钟,即便不吃不喝不睡觉光干这件事,用户看完所有应用也得需要27个小时。
那为什么依然每天还有很多新的应用上线?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看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价值。之前,没人关注用户,认为用户不值钱。但是,经过互联网的教育以后,今天,所有人都懂得用户就是钱,所以拼命做应用圈用户。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原因是各大应用市场涌现,包括苹果商店、安卓商店等的推出又进一步简化了用户下载应用的流程,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
这就导致app,以及同类app极其多,而app排行榜又过于渺小。大量的应用在上线的第一天就进入了死亡的通道,成为僵尸应用,更多的则是像无人照看的野草,散落在天涯。
2、app垂直化
PC上的很多软件都死了,只剩下了平台,平台决定了软件的死活。 但是app很多都是瞄准用户的某个需求缺口,并通过免费下载的形式挣用户,挣流量的。PC时代公司竞争以大而全为焦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聚焦竞争。我们可以去苹果商店上面看看,app席卷了各行各业,涉及的面非常广。但除了工具类的应用外,基本上所有app服务的是细分行业的细分领域。
垂直化意味着app,身段轻,灵活,可以在各个开放平台扎根,意味着未来市场路径的是单点向纵深突破,意味着大家抢一块饼的概率增多.
3、立体化战争
十年前,我们好像生活在童话世界,只要有梦想,你就能改变世界。只要你敢,你就可以成功。十年前,互联网剩者为王。而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靠一款产品、一个创意就能扬名立万的英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移动互联网的战争,已经演变成为了一场融合了品牌宣传、渠道建设、市场运营、团队作战的立体战争。立体化战争,意味着多方面并重的打法,不能有明显软肋。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是应验木桶理论,短板决定败局的时代。
所有的app,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团队,都学会快速迭代开发,很多app甚至每周都有更新。举个例子,微信在五一假期的时候依然在更新。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可以想象,战争的压力有多大。小公司做了个app,切入大公司的腹地立刻引来后者的反扑、围追堵截。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某航空应用就惹火了一家旅游行业的上市巨头,引来一阵打斗。如果小公司只有主动打枪的能力,没有被动反击的能力,那么等待它的只有被扼杀的命运。可以想象,战争有多残酷。
给移动互联网泼点凉水以后,我想说的是,即便形式如此严峻,我们也要拍马上路。因为互联网是个产生奇迹的地方,我们坚信移动互联网也一定可以产生奇迹。
app虽小,但我们梦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