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结果并未超出想象

忘掉德班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老问题还是老问题。尽管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延长了全球唯一具有约束力《京都议定书》的有效期,但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落实坎昆协议和德班会议成果仍需时日。

气候大会谈判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主要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来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减排。20年前出台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是气候谈判的基石性文件,在“气候控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硬性规定。多年来,支持该议定书的诸多人士为这份协议能获得更多国家的批准而多方奔走。

但各国在减排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分配以及实现手段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分歧。以至于气候大会每年都开,效果却不明显。甚至在被认为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也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此次德班气候大会被视为这一谈判进程的延续,与会者希望能够在完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及去年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未尽的使命方面取得突破。

事实上,对于气候变暖及相应的减排措施一直存在相左的意见。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定见》一书指出,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个伪命题。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即使全球气候确实在变暖,也未必不是好事。因为气候变暖会将一些永久冻土变成绿洲甚至耕地,而由于地球表面上海洋占绝大部分,因冻土、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有人说,无论其他国家拿出什么理由让中国强制减排,其实中国人民早已为减排做出了最大牺牲。因为中国实施了30年强制性计划生育,少生了4亿人,这是多大的减排量啊!还有人用寓言来反驳发展中国家反对接受对减排实施总量控制的观点—“两个小偷在做坏事,一个富一个穷。在谈论他们是否应该继续的时候,理应是让他们一起停止并承担责任,而不是等更穷的小偷偷富了再说。”

比较主流的意见是用国际化合作代替强制减排。但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大量的资金以及合作的诚意。科技发达的国家能帮助新兴工业化国家采用效率更高、更清洁的技术。比如把中国的锅炉和印度的汽车变成能像美国或澳大利亚那样达到环保清洁标准,那么任务就完成很大一部分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态度。在谈判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在各方能够就资金、技术转让、能力支持等方面达成一致的前提下,中国很可能接受2020年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因为之前中国一直不接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而是强调减少单位GDP碳排放。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没有速效的灵丹妙药。几届气候大会也没有换来更具建设性、前瞻性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相反,喋喋不休的争吵已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耐心。其实,对于这些国际性的议题,并没有期待能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取得共识。但面对愈发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的坚硬现实,这样的大会确实该有些作为。难道非得等到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再关注气候大会时,才能有惊喜出现?如果是那样,就从现在开始学会忘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