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业务总部纷纷移师中国,出乎必然,也迫于无奈。

“拆掉”总部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沈霄戈  |  阅读:

作为GE医疗X线产品业务部全球副总裁,安妮·罗格朗(Anne LeGrand)和其他跨国公司高管一样拥有全球化的队伍:中国的人力资源副总裁、法国的首席市场营销官、还有来自印度的首席财务官。猜一下这个典型的跨国管理团队在何处办公?

美国?欧洲?新加波?不,他们的办公室坐落在北京CBD附近的嘉里中心。

不久前,GE医疗集团正式宣布其基础影像业务之一的X线产品的全球总部将移至这里。无独有偶,2011年8月10日,拜耳医药保健的普药全球管理团队也在北京举行了新总部启动仪式。而早在去年年底,飞利浦也宣称于今年把家用电器业务全球总部搬迁到上海,以便拓展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市场。

实际上,这种拆掉大总部、分散建立小总部已形成一种趋势。“除了部门总部,一些企业也在中国设立了区域总部,就是看中对于中国市场未来的期许、规模和潜力。”欧盟商会秘书长丁凯(Dirk Moens)对《环球企业家》说。在区域总部选择上,上海已经成为了新加坡、香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这一趋势的驱动力似乎太过庸常,无非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终于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大约3年前,我就第一次向总部提出这样的想法,应该把总部中某一个事业部落户到中国。”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总裁李希烈(Chris Lee)公开透露。但当时,此举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三年来,他只要有机会就谈了这个话题,直到总部意识到,再不下决心会被对手抢占先机。同样,GE医疗X线总部搬迁预算也是在3年前确定,2年前就开始实施搬迁。当时正值全球经济衰退,跨国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潜力尤为倚重。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搬迁到中国的业务部门未必属于最核心、最创新之列,只是在市场规模、现实利益驱动下才不惜花费成本,移师总部。

以拜耳医药的普药总部为例,该团队的职责是“指导拜新同、拜复乐和拜唐苹以及中国的主要区域性产品的全球市场营销活动”。据了解,新兴市场中 80% 的巨大医疗需求来自于普药领域。拜耳这些成熟品牌在发达国家市场增长已趋于平缓,但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市场则处于高速抢跑期。例如治疗糖尿病的“老药”拜唐苹是中国销量第一的糖尿病药物,年增长高达20%。同样,为了从中国新医改政策中受益,GE医疗一直在试图扭转其在基层医疗市场、基层产品方面的不足,提出未来几年“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新产品研发有70%针对基层市场。作为最基础的影像诊断设备,X线产品显然是面向基层市场的重要产品。因此,GE医疗的X线业务总部移师中国后,立刻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中国研发团队人数会翻一番,到年底达到200人。其中,位于西部的成都再充实65人。在欧美市场遭遇需求疲软的飞利浦也明确提出,未来公司家用电器业务增长的最主要市场锁定在中国和印度。

不过,即使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支撑跨国公司步入小总部时代,这也会给全球化运营带来空前的困难。搬迁到中国的业务总部,都独立于中国区,保持着与全球总部的纵向汇报关系。而其业务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又必须与中国区保持最为密切的协作,如何重新构架出高效、默契的组织架构绝非易事。此外,李希烈也坦言,商业角度上感受到很大压力。搬迁总部,涉及到预算、费用、雇员等诸多投入,公司自然也期待更多产出,但这只能是经历磨合后的中长期才能达到的目标。 

(本刊记者周烨彬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