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济真的要陷入二次衰退了吗?各种数据上来看,确实如此。
恐慌蔓延
9月22日,哀鸿一片。因美联储发布的黯淡预期再次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从而导致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跌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3.51%,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1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25%。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发出警告说,全球经济正处在危险区。他自己对主要经济体可避免二次衰退的信心与日俱减,因为经济举步维艰的消息源源不断。
刚上任不久、肩负振兴全球经济重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不看好未来。IMF近日将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比三个月前低三分之一个百分点。IMF预测,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速将为1.5%,是劳动力扩张所需增速的一半;欧元区的经济增速为1.6%,并预期日本经济会有所收缩。“疲弱的增长加上政府、金融机构和家庭的疲弱资产负债表,正相互构成负面影响。”拉加德表示。“这种恶性循环的势头正在加强,坦率地讲,政策方面的优柔寡断和政治失灵加剧了这种情况。”
欧美国家的政治僵局确实令各方面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雪上加霜。在这些国家,彼此对立的政党就如何解决危机各执一词。欧洲决策者还在苦苦应对欧债问题,他们试图打消投资者疑虑,使其相信欧洲银行可抵御这场金融风暴。美国国会再次就政府融资问题出现分歧。仅数周之前,美国今夏就债务上限问题的争论最终导致美国国债遭降级。目前的风险依旧是,再一次的冲击(如欧洲银行业危机加重)对全球经济来说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事实证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快速增长的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引擎也并不那么可靠。汇丰中国9月PMI初步估计下降到49.4,低于8月49.9的最终数据。IMF说,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9.5%,低于2010年的10.3%,并且预计印度的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10%放缓至今年的7.8%。
一些经济学家说,风险在于作为美国经济主要驱动力量的消费者将进一步削减支出,这会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变成现实。一些企业说,他们已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他们正在为即将出现的麻烦做准备。
次贷危机前,快递业也是最敏感的行业之一。联邦快递集团(FedEx Co.)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利润增长22%。不过该公司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令运量承压,并公布了于明年1月2日提高一些快递费用的计划。联邦快递表示,亚洲经济放缓,尤其是中国电子商品出货量下降,是其本季度国际优先快递业务量下降4%的主要原因。联邦快递首席执行长史密斯(Fred Smith)告诉分析师,消费者没有增加消费的欲望。
新兴市场是否是老牌欧美国家可以寄托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看来这也不切实际,但它们或许会成为欧洲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华尔街日报评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非常有商业头脑,他已经暗示如果欧洲为中国提供一些贸易优惠,中国可能会加大购买力度。对欧洲来说这可能是个糟糕的交易,但至少这表明中国有参与的意愿。中国和巴西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损害本国的出口,甚至对本币升值造成更大压力。
但哈佛大学教授、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Kenneth Rogoff)认为,尽管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储备,比IMF的财力强得多,但中国参与到欧洲事务中来在政治上十分复杂。一个原因是普通中国人的工资只是欧洲人的一小部分,他们一直未想清楚贫穷的中国是否应救援富裕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