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帮竞争对手培养得力战将,但在忠诚度越来越被模糊化的商业世界中,下属跳槽现象日益普遍。
救命稻草
波音
业务:航空航天业;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
市值:456亿美元
美国政府采购构成比例:50%
中国市场表现:近半市场依赖于美国政府的波音可能会在此轮削赤中遭遇重创,但其实它的命运不会太过悲惨,中国的确给了它生机。2011年初,中国政府确认订购200架波音飞机的巨额订单,此订单总价值高达190亿美元。而在2010年,波音全球的净订单量为530架飞机。波音预计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需要4330架新飞机,价值4800亿美元。届时,中国的机队将扩大到目前规模的3倍,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飞机市场。
波音与中国航空业的合作已不仅限于飞机买卖,早已扩展到了维修、培训以及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如今,大约6,000架飞行在世界各地的波音飞机上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和组件。中国参与了所有波音机型的制造,包括737、747、767、777和最具创新意义的787梦想飞机。
思科
业务:通信设备行业;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市值:821.7亿美元
美国政府采购构成比例:20%
中国市场表现:美国宏观环境给网络设备市场带来的影响已使思科等供应商如坐针毡,中国近几年又屡屡让钱伯斯失算。虽然金融危机以来亚太区增长多由中国贡献,但思科中国区前总裁林正刚的粗放式管理和人事调整导致思科大中华区业绩增长缓慢,直至2010年财年思科大中华区销售额约12亿美元,最多占思科全球总收入的3%。即便是陈仕炜出任大中华区CEO后思科依然痼疾累累,战略慢半拍、销售变革缺乏动力。
从杜家滨担任思科中国区总裁开始直到现在,钱伯斯一直希望中国团队的业绩每年增长25%,并成为思科全球第三大市场。只是一直没能如愿。同时,华为和惠普又对思科形成冲击,虽然前不久思科裁员万人并未涉及中国,但这个市场已不是思科现在能押宝的对象了。
戴尔
业务:计算机业
市值:284亿美元
美国政府采购构成比例:27%
中国市场表现:中国已成为戴尔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2000财年到2010财年,戴尔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1倍。戴尔2011财年第二财季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戴尔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52%。
未来10年,戴尔在中国的总投入将逾1000亿美元。戴尔进入中国13年来,己在厦门设立了两个工厂和一个全球指挥中心;在上海拥有一个全球产品设计中心,这是戴尔在美国之外的全球最大的设计中心。在大连,戴尔还拥有一个国际服务中心。2011年,戴尔成都全球运营基地项目奠基。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业务: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用于关键业务和任务的通信产品和服务。
市值:144.6亿美元
美国政府采购构成比例:65%
中国市场表现:摩托罗拉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市场份额一直遥遥领先,但从2002年开始,诺基亚逐步进行了销售渠道调整,开始在市场份额上追赶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地位虽有增长,但无奈其全球表现总体低迷,市场份额与诺基亚越拉越远,甚至被三星超过。摩托罗拉中国销售从2007年开始明显下滑,之前连续几年也只是表现平稳。
摩托罗拉于2011年1月正式分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经历了低潮期后,摩托罗拉相继推出多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成为其业务发展的转折点。去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卖出200万部智能手机,今年一季度已达100万部。摩托罗拉移动CEO桑杰贾直言中国是最重要市场之一,此战场关乎其翻身仗的胜败。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今年3月,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向中国渠道合作伙伴召开大会,推出了“世界级渠道”的建设计划,并进行了架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