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韩国大白菜危机,正是一叶知秋揭示新兴市场出现滞胀的“一菜之秋”

韩国泡菜危机

来源:21世纪网  |  作者:何志雄  |  阅读:

一名50多岁的男子半夜到菜园偷了10颗白菜,结果被当地警方抓获。男子在警局里供述很感人,因为自己很想吃泡菜,但是白菜价格太贵了,只好铤而走险。这就是我们最近热议的韩国泡菜危机。
 
4874万韩国人口里,每年要吃掉泡菜约150万吨。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下韩国,最受国民关注的不是即将在韩召开的“G20峰会”,而是限购3颗俨然变成“金菜”的大白菜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冲击波。
 
9月27日,韩国白菜的零售价达到了史上最高:每棵1.3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2元)。 受白菜价格暴涨的影响,萝卜泡菜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推动了萝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两倍多。 据统计,近日韩国的萝卜售价为一根4150韩元,与去年同期的1180韩元每根相比,暴涨了超过250%。
 
对于韩国的民众来说,常备食材价格的高涨幅难免令人侧目,但对于已经经历过“逗你玩”的绿豆涨价、“算你狠”的大蒜涨价等风波的国人来说,按理讲不应惊诧,为何还是热议纷纷呢?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相关文字,多数聚集于两点,一曰商机,二曰不忿。商机说的哪里哪里又卖了多少白菜,而不忿既有担忧向韩国出口白菜带动国内白菜涨价,又有感怀过去几年中韩之间争纷不断的农产品贸易,甚至有人在讨论是否应该断供白菜给韩国点脸色看看。
 
但仅仅只想到这一些,真是小看了韩国,小看了泡菜。
 
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旧闻,说的是今年成都塔子山公园灯会,成都一家公司的董事长韩国人郑贵峰丢开自己的公司不管,连续10多天、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地在灯会上的韩国小吃摊上烤鱼饼,而边麦克风唱韩国民歌《阿里郎》边卖韩国泡菜。
 
不得不承认,在许多人心目中,韩国泡菜不仅是一道小菜,也已经成功地植入了韩国的文化,这可以视为韩国软实力输出的一个成功标志。
 
韩国关税厅统计显示,去年韩国泡菜出口量为2.8505万吨,出口额达到8939万美元,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5.9%和4.8%。今年泡菜出口继续呈增长趋势,截至4月底,出口量已达1.0139万吨,同比增长10.6%;出口额达到3227万美元,同比增长13.4%。
 
要不是今年遭遇泡菜危机,数字应该会比去年还好看。
 
目前韩国共向5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泡菜,其中对日本出口量最大,占总量的86.8%。其次是对美国(2.5%)、台湾(2.2%)、香港(1.5%)等出口。如果说日本的泡菜进口额之大侧面印证了韩国泡菜的品质的话,那么美国这样的西方典范,其泡菜进口量还大于口味上更易接受的台湾,很能印证“泡菜”文化输出的成功了。
 
这其中不免有许许多多像郑贵峰、朴贞美这样纯属义务的勤勉推广员之功效——很难想象中国企业家在韩国义务兜售涪陵榨菜,也有泡菜这个点身具上佳推广属性。
[---分页标志符---]
韩国泡菜怎么做?
 
以朴贞美向成都记者传授的“秘诀”,大蒜、姜、洋葱、梨用榨汁机压碎,再倒入1瓶纯净水搅拌在一起。而后大米、虾仔也压碎熬成粥,并倒上鱼酱。朴贞美特别提示了两点,“千万不能用自来水”,以及热粥温度要凉到50℃左右再和入辣椒粉、酱汁进行搅拌。
 
四个字评价:“非常传统”。再换四个字评价:“摒弃机巧”。
 
韩国的工业化程度显然不弱于中国——即使你实在不想说“强于”的话。但令韩国人念兹在兹的却是这么传统的一道菜。过去几十年,韩国家家户户的泡菜即使各有差异,大体都是类似的做法,无非从20年前每百克含盐2.5克下降到如今的每百克含盐2克。
 
而我们呢?饭店里巴不得把每锅汤里都滴上“一滴香”。
 
韩国泡菜实际上折射的是,工业化精髓之锱铢必较或效率优先在韩国是有边界的。而我们的馒头都能用上漂白粉,昭示着锱铢必较在中国有滥觞的隐忧。
 
韩国总面积99000平方公里,只有30%能成为耕地。这是泡菜危机的大背景。虽说韩国进口的生活用品与以大米、大蒜、红辣椒等主要农产品,有大量来自中国,但从长久看来,中国的耕地作为食物的保障同样是很薄弱的。
 
同样牺牲农业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韩国缺菜了,能以高价从中国纳得,若是中国缺菜了呢,到哪里取去?我们目前的价格即使像韩国一样的暴涨,又能从周边哪些国家买菜呢?若不是从周边采购,运费又要栽在谁的头上呢?
 
对大白菜涨价,韩国主流媒体的解释有减产、农产品高关税、消费习惯等几大原因。其实只要把眼光放广一点,看看更普遍的韩国物价——数据显示,韩国第二季度GDP增速按年率计算为7.2%,但其9月的CPI按年率计算已经同比上升3.6%,升幅创下17个月高点。
所以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韩国大白菜危机,正是一叶知秋揭示新兴市场出现滞胀的“一菜之秋”。
 
再往细里想,如若不止一个人均国民收入高于中国的其他出现类似时,通过向中国购买可以部分化解其面临的问题,但对于中国来说,腾挪空间就更小了。而另外一个坏处是,高于中国价格的采购,以中国的市场特点,足以收罗走足够的本地高品质的农产品。
 
考虑到各地对政绩的追逐,可以想象,价格高企的时间够长的话,甚至能在中国发展出“韩国种植园”、“日本种植园”,但换言之,我们只能吃剩下的了。
 
不怕坏心情的话,还可以听一句,中国许多次食品安全危机都是在原材料价格异动——暴涨或暴跌时发生的。
 
好在,这一次的泡菜危机目前看来还只是个短期现象,否则,真不知道会是谁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