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欲借中国提升可持续发展生产力之契机,提升其业绩增速

版图扩张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李晨蕾  |  阅读:

今年夏末,道格拉斯·R·欧博赫曼(Douglas R. Oberhelman)坐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外交厅内,向中国媒体发布了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中国市场在卡特彼勒2020年中短期规划中所占地位立刻凸现出来。这是加入卡特彼勒35年的欧博赫曼首次以卡特彼勒董事会副主席兼CEO身份来京。同行的还有卡特彼勒集团总裁瑞拉文(Richard P. Lavin,此后将常驻中国香港),以及卡特彼勒历史上第一个华人全球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季明。
 
欧博赫曼说:“感谢我的前任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卡特彼勒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复制到中国,而我的到来将加速这一过程。”他此行来华的目的很单纯——让相关方面认识自己。其中包括在华员工、客户甚至政府官员。这对于刚刚因徐工退出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而遭受业界对合作诚意及方式质疑的卡特彼勒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媒介沟通方式。
 
“双方分手是因为业务发展方向的差异,不排除未来与徐工再次合作的可能”,欧博赫曼表示。
 
来京之前,这位“新官”将包括2020年远景以及2012年目标等的未来设计逐渐公布于众。8月19日于纽约举行的分析师会议上,欧博赫曼刚刚确认,卡特彼勒计划在2012年前将获利提高逾一倍。朱季明则在24日的对《环球企业家》表示,中国将在此增量中占取重要地位,或许是30%。在此之前,中国区域对卡特彼勒全球业绩贡献约为5%。
 
针对中国日益重视的节能减排领域,卡特彼勒有两个领域的业务或将会成为其推动上述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一是再制造。在欧博赫曼看来,例如回收率可高达90%的发动机如不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无端耗费很多铁矿石、煤炭等资源”。这对于为铁矿石费劲心思的同时还要担心煤炭资源远期补给问题的中国,也是一桩好买卖。
 
此外,伴随中国寻求替代能源之趋势,卡特彼勒在天然气、煤层气发电机组等产品方面的优势也将对其业绩形成利好。而事实上,卡特彼勒还需要原有产品对其业绩提升的支持作用。有消息称,卡特彼勒正考虑收购山东一家中低端挖掘机工厂从而进入中低端市场。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朱季明表示,公司在中国在全球一直寻找合资合作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目前相关事宜还无法透露。
 
但是,面对中国本土企业在卡特彼勒传统产品,如挖掘机等方面的进步和市场开拓,朱季明表示,卡特彼勒需要在提供更具高性价比产品以及更便宜贴身服务方面做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