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中
大公:用中国的方式给世界打分
7月11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评级机构一直备受指责,监管当局和投资者质疑它们所给评级的可信度,并批评它们在提示信用违约风险方面经常性的行动迟缓,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大公首次依据自己创建的新型国家信用评级标准,评价并发布全球50个国家信用等级。这50个国家分布于全球各洲,欧洲二十国、亚洲十七国、北美两国、南美六国、非洲三国和大洋洲两国,50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0%。
其中,中国信用等级本币AA+、外币AAA,美国本币AA、外币AA,德国本币AA+、外币AA+,日本本币 AA-、外币AA(附表)。从整体信用水平看,本币投资级以上级别(BBB-及以上)的国家占72%,投机级(BB+及以下)国家占28%,外币投资级以 上级别国家占74%,投机级占26%。从本外币级别一致性看,本外币信用级别相同的国家是38个;本币级别低于外币级别的国家有3个;本币级别高于外币级别的国家有9个,基本反映了世界主要区域信用风险的典型特征,以及国家信用风险在世界范围的布局及变化情况。
大公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九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明显高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的评等,但对欧美18个国家的评级则一致低于后三者。
大公对中国的本外币评级分别为AA+和AAA,展望均为“稳定”;对美国的本外币评级均为AA,展望则一致为“负面”。
而穆迪、标普和惠誉给予中国的本币评级分别为A1、A+、AA-,对美国的评级则分别为Aaa、AAA和AAA。
大公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在发布会上说,与现行国际评级体系将举债能力作为衡量国家债务偿还能力判断标准不同,大公认为“国家财富创造力才是一国债务偿还能力的基础,其对国家信用的保障作用高于融资收入”。
据此,大公对包括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九个发展中国家的评级高于三大评级机构,认为其国家管理能力不断改善,经济增长潜力长期稳定,财政稳健和抗击外部冲击能力日益增强。
对美、德、英、法、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国的评级则低于三大评级机构,因其债务增长速度与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严重脱节,只能长期依赖外部融资维持国家信用。
中国银监会6月下旬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明确了国别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和比例,以提升金融机构的国别风险管理能力、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
关建中坦承,其信用等级尚需时日方可逐步被各国接受。对首批50个国家,常规情况下大公计划每年发布一次跟踪报告,在实时跟踪过程中若有突发事件,则会在列入观察名单后视情况进行预警或调整评级和展望。
附表
[---分页标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