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原材料价格将在低迷经济下再次出现增长势头

原材料的安全问题

来源:《环球企业家》 网站  |  作者:《环球企业家》孟令辉  |  阅读: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布哈德•施万克教授日前在维也纳发表了主题为《企业的原材料安全问题》的演讲。布哈德•施万克教授表示尽管目前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原材料的价格却将在中长期内再次出现大幅的增长势头。

布哈德•施万克提到,欧洲企业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欧洲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原材料。为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企业必须采用反向整合和结盟等战略手段和工具来提高能源和材料的效率。同时,还有必要运用现代金融工具,政府与企业之间也应该开展新型合作。

施万克在发表演讲时谈到,“金融危机带给实体经济的冲击会导致高层管理人员忽视原材料安全等重要战略问题。”由于原材料的开采和运输技术成本较高,在中期内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上升,因此其价格上涨显然成为了未来的趋势。目前政府拨款投资创建新来源点的力度有所削减,这似乎预示着供应将再次回落。施万克还谈到,伴随这一情况的发生,全球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旺盛的需求和有限的来源自然会使价格上涨。”据世界银行预计,到 2009 年年底,原油价格将再次飙升至每桶 75 美元;到明年 12 月,期货市场上原油将以 50% 的溢价成交。工业金属的价格走势与此相似。

欧洲经济严重依赖进口原材料

施万克指出,欧盟现在 50% 的燃料油、天然气和煤都需要依赖进口,到 2030 年这个数字将有望增加至 70%。工业金属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近一半的铜矿石和浓缩铜需要企业在欧盟以外购买;生产高科技产品所需的 85% 的铁和 100% 的金属,如钛、钽和铂等都需要进口。此外,重要金属的采矿和生产工序集中在了几个区域中,而这些区域的政治环境通常还不太稳定。

环保技术和反向整合可以作为解决方案

施万克预计能源和材料效率有望成为企业确保原材料安全的重要因素。据专家估算,到 2016 年,随着资源回收理念和新技术的广泛普及,仅在德国,原材料在制造业的使用量便会下降五分之一。这将意味着 270 亿欧元的成本节省。显然,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反向整合来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换而言之,便是通过购买原材料供应商的部分股份来换取原材料的安全。施万克指出:“由于当前的经济危机致使股价下跌,现在是采取这一手段的大好时机。但同时这样介入一个新的商业领域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反向整合成功的案例仍然较少。”为此,可通过创建企业联盟和合作经营企业来取代直接入股的方式。这样可以降低风险,使风险承担更为分散。在铝行业,几家企业联合运营一家冶炼厂的情况已属常事。此外,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降低风险的工具——衍生工具来提前确定几个月的原材料成本。但是,一旦企业预测出错,“安全网”很快将变为一种负担。例如,国泰航空公司去年在煤油对冲交易中损失了价值约十亿美元的证券。

企业与政府需要开展新合作

为摆脱欧洲企业的竞争劣势,欧盟必须大力游说政府清除贸易限制,减少进出口税(如针对俄罗斯的废钢和中国的铝矿石和焦炭征收的进出口税)。施万克解释道:“企业与政府开展的这项新合作可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争端告诉我们,双方明确达成长期协议十分重要和有必要,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安全感。”

与非洲等原材料丰富的国家建立紧密的政治合作关系同样很重要。中国的企业和投资者对非洲的原材料市场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此举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现在大约有一百万名中国居民生活在非洲,他们已经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和关系网络。同时,欧洲原材料企业股价的显著下滑态势也引起中国企业的投资兴趣。。施万克建议,“欧洲政府应反过来要求企业更深入地融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