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将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供应3亿吨石油,以偿还中国提供的250亿美元贷款

中俄签订250亿美元石油协议

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站  |  作者:《华尔街日报》David Winning / Shai Oster / Alex Wilson  |  阅读:

中国与两家俄罗斯能源企业达成一项长期协议,向后者提供250亿美元贷款,以换取更多的俄罗斯石油供应;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正利用自己的雄厚财力获取自然资源。
 
这项协议是中俄周二在北京签订的广泛能源合作协定的一部分。最近几周,中国签订了数份海外资源协议,涉及的中国资本接近500亿美元。在大部分其他主要经济体都陷入衰退之际,中国正利用自身相对较强的财力大举出击;这些举措有望提升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行业的地位。
 
中国的海外收购协议加剧了澳大利亚的担忧情绪,最近中国在澳大利亚尤其活跃。周一,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提议斥资约17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OZ Minerals Ltd.;上周,中国铝业公司宣布计划向矿业巨头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投资195亿美元。
 
一些澳大利亚官员担心,这些中国国有企业进行的投资可能会增强北京实力以服务国家利益,比如压低大宗商品价格。中国企业表示,它们的投资是出于业务方面考虑,而非政治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澳大利亚等国负债累累的资源企业正需要投资。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国问题负责人、曾任美国贸易代表助手的弗里曼(Charles Freeman)说,实际上,除中国外就没有其他人可以指望了。他说,现在大宗商品领域比以往更需要中国。
 
据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营商OAO Transneft的一位发言人说,根据周二签订的协议,Transneft将和俄罗斯最大的石油生产商OAO Rosneft分享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250亿美元贷款。这位发言人和一位知情人士说,作为交换条件,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多提供1,500万吨原油。
 
一位知情人士说,石油供应协议期限为20年。这一协议带来了每天约30万桶原油的供应量,相当于中国目前石油进口量的近10%。协议中涉及的信贷便利和中国所支付的价格等具体内容并未公布。
 
国家开发银行拒绝置评。这家中国政府控股的银行一直是中国海外资源收购交易的主要资金来源。新华社报导称,中国与俄罗斯周二签署了数份协定,包括一份长期原油贸易协议和一份涉及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计划。报导没有具体说明资金规模。新华社报导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俄罗斯副总理谢钦(Igor Sechin)共同出席了签字仪式。谢钦同时也是国家控制的Rosneft的董事长。
 
中俄两国经过了长期谈判才达成周二的协议。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跨境原油管道问题的谈判已经持续了约10年之久,不过一直未能敲定协议,原因之一是俄罗斯石油当时拥有旺盛需求,该国企业很容易就可以获得信贷。
 
如今,信贷危机和全球需求的下滑令石油行业变成了买方市场。俄罗斯希望保证客源,以平衡对西欧市场的依赖。2008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1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将使Rosneft可以在相对未开发的东西伯利亚油田和炼油厂进行投资。部分资金还会被用于修建西伯利亚油田至中国炼油厂的石油管道。
 
知情人士称,这份新的石油供应协议属于在原有其他途径(包括横穿蒙古的铁路)对华石油出口基础上的额外供应。俄罗斯2008年向中国出口原油1,164万吨,相当于每天出口23.3万桶,较2007年减少将近两成。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一直迫切希望获取更多俄罗斯石油,以减轻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国的石油消耗约有一半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其中许多要经过在战略上脆弱的海运航路运输。一份输油管道协议将为中国提供更安全和稳定的石油供应。
 
尽管目前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也冲击到了中国,但中国的经济仍在继续增长──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低于2007年的13%。在中国政府看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继续推进,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将大量增加。与许多其他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金融机构受不良资产的毒害相对较小,因此能够为众多大规模交易提供资金支持。
 
一些分析师称,中国向海外资源资产投资对其他全球消费者有利。剑桥能源研究会(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主席丹尼尔•尤金(Daniel Yergin)称,在我们看来,如果中国将成为一个消费大户,能在提升全球石油供应上投资那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由于中国大型资源类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最近中国企业在资源方面的一系列动作令一些外国政界人物心生顾虑。
 
例如,澳大利亚绿党周二要求政府将是否批准涉及OZ Minerals和力拓两家公司的交易交由国会讨论和定夺。绿党与其他几个小党派在澳大利亚参议院拥有平衡权力的实力。按照澳大利亚现行规定,外国投资只需经过国库部批准,而不是议会。
 
绿党领袖、参议员鲍勃•布朗(Bob Brown)在一份声明中说,北京的共产主义独裁者们是不会让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控制与此相当的资源的。让那些镇压民主的北京专制者在我们这个开放而民主的国度控制我们这些公司和资源是极其危险的。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韦恩•斯万(Wayne Swan)拒绝就政府在力拓和OZ Minerals两家公司交易上的立场发表评论。斯万在布里斯班向记者称,这些交易申请最终将由我来定夺,我总是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来作出判断,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涉及OZ Minerals的这笔交易中,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出价26亿澳元(合17.1亿美元)收购该公司。OZ Minerals的股票价格在周二大涨17%,该公司因5.6亿美元债务问题的纠葛,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停牌状态。不过其股价依然要比五矿集团提出的每股0.825澳元报价低大概22%,反映出一些投资者还吃不准这宗交易能否达成。OZ Minerals的股价周二收于每股0.645澳元,盘中高点为0.73澳元。
 
作为协议内容的一部分,五矿集团将承担OZ Minerals的11亿澳元债务,该公司在外债的紧逼下已处于破产边缘。不过五矿集团出手的先决条件之一是,OZ Minerals的贷款人同意延期还款。OZ Minerals的发言人称,公司将与各个贷款人举行一场集体会议,向他们介绍这笔交易的情况并争取必要的宽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