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即所得”的破坏性创新正在将曾经高不可攀的商业智能软件拉下神坛

人人都会QlikView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倪妮  |  阅读:

在数字化时代,功能强大的电子化数据处理是各种企业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正是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软件生存的肥沃土壤。在日益膨胀的海量数据面前,天性“懒惰”的人们永远欢迎更为简单、便捷的数据分析方法,而QlikTech正是一家致力于助长了这种“惰性”的公司。

虽然相比爱立信或宜家,同为瑞典公司的QlikTech并不太为人所知,却被IDG称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商业智能公司”。它所具有的“破坏性创新”能力很可能改写商业智能领域的规则,让SAP、甲骨文和微软等软件巨头措手不及。

危言耸听?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Heidelberg  Druckmaschinen)与SAPWalldorf的总部相差仅12公里,两家公司的董事经常在高尔夫球场相遇。正是这家SAP的近邻兼老客户在使用过QlikTech推出的QlikView后毫不犹豫地“背叛”了长期的合作伙伴。“QlikView给了我们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的更精准的信息。在使用QlikView15个月里,我们对自己的数据有了更清楚的总体认识,并且显著降低了生成报告花费的精力。” CIO米夏埃尔·内夫(Michael Neff)这样解释他们的倒戈。

这并不一个单例。尽管更多地针对规模在1亿到15亿美元间的中等规模企业,QlikTech的客户名单上仍不乏3M和辉瑞这样的大公司。“简单”和“联合”就是其市场部副总裁安东尼·戴顿(Anthony Deighton)为《环球企业家》提供的QlikView何以引人入胜的答案。

QlikView目的就在于将复杂而昂贵的商业智能软件简单化,使每个人都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会使用。在这个简单思路的背后是极为复杂的逻辑和技术:QlikView以人类大脑思考的方式运行,将不同来源的相关数据联系在一起,并把各种条件下的不同结果多维度地直观呈现在人们眼前。使用者只需要简单地点击几下,就可以各种仪表、图片和表格等形式看到数据分析的结果,并快速作出相应决策。

支持QlikTech“为每个人简化分析”这一理念的,是其开发的专利“联合内置内存技术”(Associative In-Memory Technology),QlikView更是在设计之初就利用了64位多处理器平台的优势,将待处理的数据载入内存并实时将其“切割”称条块。这一技术不仅使操作界面简单、直观,并且保证了在并不十分昂贵的硬件平台上也能迅速处理数十亿条记录与数据。早在1993年,QlikTech就开始研发内置内存技术,经过15年的打磨与优化,基于这一技术的旗舰产品QlikView足以向SAP等已经在商业智能领域功成名就的大公司发起挑战,并将后来者远远甩在身后。

传统商业智能软件十分复杂、难于操作且价格昂贵。尽管已经离开QlikTech,其前CEO曼斯·胡尔特曼(Mans Hultman)仍尖刻地指出:“我们的竞争对手把复杂的东西植入他们的产品中,因为他们相信这能使产品及其应用变得重要。换句话说,如果你花了很多钱,而它又十分复杂,那么它一定十分重要。” Qlik Tech则完全相反,将“简单”视为产品的第一要义。“所见即所得”确实击中了人们在数据分析方面的需求核心,85%见过QlikView在自己业务环境下如何运行及其效果的人都成为了QlikTech的客户。

现在,QlikTech在全球83个国家中拥有7488个客户,用户超过33.7万,平均每天增加12个新用户,并且是唯一敢于承诺30天内可退货的商业智能软件供应商。2007年,其全球收入达到80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这已经是QlikTech连续第三年实现75%以上的年增长率,而IDG的数据显示,2006年整个商业智能市场的增长仅为11.5%QlikTech雇用了摩根士丹利准备自己的IPO,业内人士对其的估值是10亿美元起价。因此,有人将它称为“继SAPBusiness Objects以后出自欧洲的最热门的软件公司”或许并不为过。

下一站“天后”

1993年,当QlikTech成立时,它只是一家咨询公司。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为一家制药公司的临床实验开发一种分析多维度数据的工具。QlikTech所使用的技术是将数据与实验间的联系用颜色标明,这种方法被证明能极好地将信息可视化,使人脑更易懂。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其实也是许多机构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之道。正是这样的灵光一闪,导致了联合内置内存技术的诞生。

彼时,“商业智能”的概念正处在孕育阶段,尽管各类公司虽已看到数据越来越庞杂,但依靠一些财务软件尚且能应付,而QlikTech却笃定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1997年,QlikView3.15版(现在已经推出QlikView 8)正式发布,能作为标准程序安装在每一台电脑上。尽管最初公司发展缓慢,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其造成的“数据迷雾”困境愈发凸显,更多人发现了QlikView的价值。到2004年,公司已拥有了1500个客户。

那时QlikTech就已经被认为是一家极为成功的瑞典软件公司,但随之而来的是每一个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公司都将面临的选择:“QlikView究竟是盘踞在北欧,还是会遍及全球?”2004年底,Accel Partners 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两家国际风险投资公司为其做出了决定:他们的投资将QlikView推向了世界,从此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长。

尽管2005QlikTech的总部搬到美国,前CEO Mans Hultman仍把“奇迹”部分地归因于公司的欧洲根基,认为这赋予了他们全球视野。被QlikTech产品吸引而加盟的他不无得意地说:“典型的硅谷初创企业很难想象在‘谷外’还有一个世界,而我们却是来自欧洲,因此知道世界要比美国101国道大得多。”

2007年是商业智能领域整合的一年,在SAP吞并Business ObjectsIBM“吃掉”老牌企业Cognos后,有人认为这场游戏已经接近尾声。QlikTech显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游戏才刚刚开始。技术的发展将导致市场格局的转变,而QlikTech正是最先察觉甚至推动这一转变的先行者。

“最近的并购对于像QlikTech这样高增长的创新者而言是很好的消息。这些被并购的公司代表着基于磁盘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这样的过时技术,和高价格、大交易这样的旧式企业软件销售模式。它们的失败预示着它们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将市场留给像我们的产品QlikView这样的创新途径。”安东尼·戴顿如是对《环球企业家》说,“被传统OLAP玩家定义的商业智能已死。”

“在每个市场都有新的独立创新者的一席之地。关键就在于他们向市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路径。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或者两者兼备。创新永远不死。实际上,商业智能最近的变化正是你所期待看到的:守旧的公司正在消失,给创新者留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中,商业智能将不再被贴上昂贵、复杂之类的标签,也不再是为专业人士定制的“精密仪器”,为用户提供真正价值的玩家将脱颖而出。而QlikTech毫不讳言:“我们的战略就是成为下一代伟大的软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