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5 0时代,腾讯的想法其实很明确,把微信变成线上线下的入口。

[微信5.0]张小龙的宏观调控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作者:李瀛寰   |  阅读:

 

       仅两年多时间就发展到近4亿用户,再加上强大的手机到达能力,微信引发全民关注是必然的。从朋友圈到社交,从对讲到公众号自媒体营销,似乎微信什么都能做。但微信到底是什么?

在微信5.0时代,腾讯的想法其实很明确,把微信变成线上线下的入口。

微信的本质仍是沟通,并且在加强。但从人与人的沟通到人与世界的沟通,微信有了商业化的基础,也将引发O2O革命。

扫一扫、摇一摇,好玩好看之后,无论是微支付还是电商,无论是社交还是媒体,无论是公众服务还是私人收藏,微信想一网打尽。

虽然微信5.0是过渡版本,但腾讯的野心已然显露。

微信到底是什么?

“微信就是消息系统,它的核心就是人和信息,它们在系统里流转。”

仅两年多时间就发展到近4亿用户,再加上强大的手机到达能力,微信引发全民关注是必然的。从朋友圈到社交,从对讲到公众号自媒体营销,似乎微信什么都能做。但微信到底是什么?

微信5.0还未上线之前,6月5日,在腾讯“把脉”沙龙上,微信产品总监曾鸣首次对微信公众平台表态: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视公众号为营销渠道的做法行不通。

这种明显带有引导意味的言论一出,引发各种争议。有人称,“张小龙勿过早给微信公众平台下定论”。急于用微信来营销的人更是坐不住了,“微信各部门忽悠了那么多企业去接入,实行微信生活上学,各种生活服务,这不是营销工具吗?”“我就用微信营销,你管得着吗?”

微信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很少看手机短信,都是用微信联系。”腾讯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把自己的通讯方式迁移到了微信。给张小龙发短信,没有回音,但加他的微信,一分钟之后他立刻有了回应。

微信的产品迭代非常迅速,每一个版本都给用户带来更多新鲜好玩的体验,但微信将如何发展?去年7月的一次见面中,张小龙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抛出的问题,反问道:“你觉得微信好用吗?你如何使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它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张小龙从不玩“宏大叙事”,他心中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微信“蓝图”,但对微信的发展,他却有着明晰的方向。

推祟《失控》一书的张小龙对技术与人的关系同样有着哲学式的思考。对于微信的“核”,张小龙说:“微信就是消息系统,它的核心就是人和信息,它们在系统里流转。”

所以微信的开机画面永远是一个星球和一个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类个体,沟通是最本质的核心需求,微信就是满足这个需求。

不给产品下定义,让产品更自由地发展,同时也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想象空间。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营销功能,以及微信公众号的群发能力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淘金工具,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营销、自媒体迅速火爆。

尽管有每天只发一条的限制,尽管手机用户有“拇指决定权”——不想看的内容立刻可以取消——对微信营销以及信息的过度打扰能够选择远离,但微信营销势头的冲击仍会影响微信生态。

对张小龙和微信团队来说,避免用户被信息过度打扰、留住微信用户的同时,才能谋求微信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成为用户真正离不开的移动工具。3月初,在位于南方通信大厦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张小龙对记者说的“微信,外界炒得过热了”,其意即在于此。

“一个系统真的有生命力的话,肯定会有草和树木长起来,不需要我们去推动。”在张小龙看来,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是真正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满足用户需要的系统。

因此,曾鸣所说的“微信不是营销工具”,就很好理解了。对企业来说,微信应该是服务工具。从微信团队主推的招商银行账号等案例可以看出,服务应该是企业公号与微信用户之间的沟通核心。正如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所说,简单粗暴地在微信里做展示广告,是对微信价值的低估。

还有一个案例,小米的微信账号目前已经超过106万粉丝。小米公司副总裁黎万强曾经说过,做小米的微信公号更多是服务。服务做好了,营销自然就来了。

张小龙向来低调,从来不愿多说,他做的只有一样,用产品引导微信走向,比如微信5.0。

O2O变革来临

这是微信5.0的沟通本质和商业诉求。前台给了用户自主的选择,后台则逐步接入各种商家。

所谓用产品引导微信走向,微信5.0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微信每个大版本更新,其主推的功能都会在启动页上显示,5.0的启动页以醒目的字体标明:“扫一扫,扫出新世界!”

此前微信中单纯的二维码扫描功能现在得到了全面强化,点开主界面右上角的魔棒图标选择扫一扫,可以看到,新版微信除二维码外,还支持条形码、书或CD封面扫描,以及由腾讯SOSO地图支持的街景扫描。

有码就能扫,街景也能扫。从其扫尽一切的愿望可以看出,腾讯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沟通虚拟与现实的入口”。

以街景为代表的“实物扫描识别”可称为“增强实境”(AR),把更为丰富的信息叠加在现实实体上:当用手机扫描一家商城时,屏幕上会显示这家商城内部的店铺分布、路线导航;当摄像头对准一家咖啡馆时,屏幕上会显示今天这家店是否有中杯优惠,是否有特别供应。除了与消费直接有关的“实境O2O”之外,对各种自己喜欢商店的扫描可以直接联系到相应的商家,微信上的电子商务其实已经不言而喻。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由手机用户发起的扫描,完全由消费者做主,喜欢就扫,不喜欢可以不理。一切选择只在消费者的拇指之中。既满足了用户的需要,同时通过微信技术手段联接了商家和各种商务。

比如,在微信5.0的扫描中,在识别出商品后,还会列出亚马逊、当当、京东等B2C类商家的价格和购买链接,有些商品还会列出QQ网购的链接。而对于书籍类商品,则可以使用条码、封面扫描两种方式,并且链接到豆瓣评论页面,作为消费决策参考。

这就是微信5.0的沟通本质和商业诉求。前台给了用户自主的选择,后台则逐步接入各种商家,包括微支付手段。

微支付也是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这将为在微信上创业、谋求商业化的众多商家带来新的刺激。目前中国联通已开始在微信上测试充值话费功能,试水微支付。但腾讯一定会与自家的财付通联动,进一步还会与各种信用卡绑定,以微信的人气在微金融领域进一步做大。

腾讯此举对行业影响很大,对手机支付的推动显而易见。而从微金融的安全角度来看,腾讯手机管家可以和微信联动,从安全角度为微信金融保驾护航。

所谓微信5.0扫尽一切,不是玩笑,新版本的微信可以扫到任何一个英文单词,扫一扫立刻翻译,如此来看,词典类APP也要惊呆了。

微信5.0“扫”的第三只眼睛开始改变生态,从电子商务到一切体验,O2O变革走向现实。

公众号的转折

微信5.0抑制公众账号的媒体、营销等功能的态度非常明显,目的就是要避免公众号“草莽生长”。

任何一个捆绑微信的业务都呈火爆式增长,因此以传播、宣传、媒体为主体色彩的微信公众账号已经成了创业者淘金的乐园。微信自媒体蜂拥而起,微信营销成了最热点。但过度的淘金肯定会影响微信用户体验,微信5.0开始整治。

首先是微信5.0的公众号变化。微信5.0的确实现了此前广为流传的“公众号折叠”功能,即设立了两个文件夹,“订阅号”和“企业号”,将庞大的订阅公众号纳入到这两个折叠文件夹之中。

具体而言,订阅号以后每日可更新一条,企业号则是一个月才可更新一条。在7月3日的2013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的曾鸣已经宣布了这一变化。至于已有的微信号如何分类,是否需要重新走流程申请,暂未公布。这是微信公众账号运营者目前忧虑的地方之一。另外,由于微信5.0实现了“公众号折叠”功能,将公众账号推送消息与通信消息明显区隔。用户必须主动点开订阅号文件夹才可阅读推送消息。虽然推送消息仍然是100%到达,但所有订阅号的消息集中在一条显示里,势必会影响用户的点击和阅读率。

微信5.0抑制公众账号的媒体、营销等功能的态度非常明显,目的就是要避免公众号的“草莽生长”。

由此来看,腾讯仍在引导两个方向:一是服务,二是精品企业账号一个月推送一次消息,其它时间能做什么?知名企业一定有忠实用户,他们必然会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甚至提出各种服务需求,企业可以利用账号提供更好的互动、服务。

而对自媒体一类的订阅号而言,一位开设账号三个月、拥有2万多订阅读者的自媒体人表示:“有人说折叠会影响媒体公众号的阅读打开率。不过,我以为,真正有价值的微信公号是有读者追着看的,甚至更新慢了读者还会催。所以,对真正依托内容而行的自媒体来说,所谓的折叠并没有太大影响。”

腾讯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微信已有100万公众账号,4万多的账号认证,其中70%是企业用户。

如此庞大的微信公众账号,如果不加限制地发送“必达”信息,对用户的影响的确可怕。微信5.0在公众号的产品层面设限,态度非常明确,要么你玩服务,要么你提供精品内容,否则就没有生存价值。

与微博的媒体定位不同(微博大量信息在电脑端,用户可以选择不看),微信是完全的手机定位,如果媒体功能控制不好,容易引发用户反感。而避免重复微博的定位,也避免了重走微博式微的老路,微信5.0在媒体群发功能上做了大量的限制,并加以引导。

另一点不可忽略的是,微博的商业化至今仍未成功,完全的媒体化定位不仅有内容风险,更难以带来商业价值。而微信用户的自主“扫一扫”,后台商家、微支付一切到位,微信的商业化真正开始启航。

一切为用户服务,这就是张小龙研发产品的核心。比如,微信5.0增加了“收藏”功能,一键收藏喜欢的文字链接、照片、文字。

跟上张小龙的思路,才能真正理解微信。以一个用户为主体,这个用户想通过手机在这个世界上实现的一切愿望和想法,微信都会满足你,这是张小龙理想中的微信。

腾讯的野心,其实很大,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同2013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的景象:开发者各种淘金、各种学习;而同行们则是各种羡慕嫉妒恨,“给我们留点活路吧。”

 

Tags: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