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的“遗产”如幽灵般渗透到最无抵抗力的普通人身边,中国金融机构的声誉再次蒙羞

迷你债,大麻烦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陈伟  |  阅读:

那些坐视雷曼兄弟倒掉时,嘴中振振有词“他们是机构投资者”的人们,现在可以忏悔了。

20081027早上9点半,香港立法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因雷曼兄弟公司担保或发行的“迷你债”在香港引发的灾难。“迷你债”共计在香港销售125.7亿港元。最低购买额仅4万港币的门槛,让3万香港普通市民直接卷入太平洋彼岸的复杂金融危机之中。自上月中旬起,几乎每日都有愤怒的香港市民在政府机构、银行门前抗议,其中不乏头发花白、年逾古稀的老者。此种景象,恐怕连坐视雷曼破产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也远远没有想到。

914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多方寻求援助未果之后,宣布破产清算。16日,香港的先生就接到银行的电话通知:自下月起,银行将暂停支付他所购买的雷曼迷你债的利息,并让他做好170万港币的本金无法收回的心理准备。先生夫人一生从事出口贸易行业,原指望靠债券每月8000港币利息度过晚年。

截止1023,香港金管局已经接到同类投诉16301起,自雷曼破产之后,销售雷曼“迷你债”的包括中银香港在内的16家香港银行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控股银行中银香港分销量占了整个销售额的30%——40%,分销金额约在50亿港元左右。

雷曼在香港发行或担保的“迷你债”产品,大多以债权担保证券(CDO)或者信贷违约掉期(CDS)为抵押品,正是这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带来了华尔街本轮金融危机。并且,经过复杂的设计和包装之后,即使是银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不能准确指出其中风险所在。先生便指责银行工作人员只是宣传“和银行存款差不多,只是利息较高,风险基本为零”,于是他才从2006年底开始分批买入迷你债。

在更前一次立法会议的辩论当中,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公布了几项处理原则:建议作为承销机构的各商业银行以市价回购各自售出的迷你债;对于在销售过程中确有误导和不当营销的个案则分别追究。

然而对投资者来说,这一处理力度无疑是隔靴搔痒。据花旗银行最近一份报告估计,整体上看雷曼“迷你债”中的10%是和雷曼债券挂钩,这部分价值现在基本等于零;10%和按揭资产挂钩,损失大约是一半;80%是和非按揭资产挂钩,目前估计的价值在60%-70%。因此,如果银行按市价先行回购,投资者总共能拿回债券面值的五成左右。

中银又失手

1017,香港银行公会轮值主席、中银香港总裁和广北宣布,公会成员一致同意香港政府提出的按照债券市值进行回购的方案,并已委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独立的财务顾问。

即使按照“市值回购”的方案,中银香港最高可能需要支付达到25亿港币。接下来,这些资金能否在雷曼的抵押品完成清算之后收回,还是未知数。按照债权的相关章程,当进入清算程序之后,抵押品出售所得款项应先偿付与雷曼的相关款项之后,才能偿付债券所有者——也就是现在回购了这些债券的商业银行。

“目前大家猜测的中行损失最高25亿港币不能作为参考。”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对《环球企业家》说,原因就在于抵押品的市值尚不能确定,雷曼的破产清偿顺序也还未见分晓。尽管对于2008年上半年利润达到420亿人民币的中国银行来说,数十亿港币尚不至于动摇利润的根本,但也无疑是近年来中行在海外拓展和业务创新上遭遇的最大损失。

作为中资银行业海外战略的排头兵,中国银行在此前的海外收购中屡有为人称道之举。2006年底,中行以9.65亿美元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此交易被认为是上一轮中资银行海外收购的开山之作。不久前,中行还斥资2.3亿欧元收购了欧洲老牌的法国罗斯柴尔德银行20%的股份。

但中行仍未能在次贷风波独善其身,其在2007年资产减值超过100亿人民币。港资银行中受次贷危机冲击最大的东亚银行亦是中银香港的重要投资。该行今年有关CDO投资的亏损提高到35亿港币。作为东亚银行第三大股东,中银香港投资东亚银行的账面亏损已在25亿港元左右。

“中行遇到这样的事情难道还少吗?”王兆文言语之中有些无奈,但他强调这些预料之外的挫折不会对中行的既定发展战略有所影响,但一位在国内从事资金交易业务的中行员工认为中银香港和中银纽约分行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上过于强势,总行对于这些业务不仅缺乏监管而且不知甚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而在花旗银行高级经济顾问罗念祖看来,这次迷你债事件不论最终如何结果,都已经对整个香港的资金交易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自今年上半年各项金融衍生产品都已经停止了销售,没有了市场。”未来会怎样?“‘迷你债’会让香港市民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远离这些复杂的金融工具,整个市场要复苏,则需要整体经济环境的恢复、更加简洁易懂的金融工具和更加合理的营销模式。”罗念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