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香港上市,融资并非最终目的,其真正的用意是借此提高国际知名度,为下一步开拓国际业务,打开出海之门。

王东明海外布局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丁默  |  阅读:

不出意外的话,国庆过后,中国内地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600030 .SH)将会如愿登陆H股。而如今距离中信证券前一次提出赴港上市,已有四年有余。
“如果聆讯顺利且市场理想的话,H 股挂牌最迟在10 月份能够完成。”8月30日,国泰君安券商分析师梁静如是点评,发行 H 股将对中信证券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对境内业务的增量效应和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双重推动。

对于中信证券而言,H股上市以及整体国际化战略的方向早已确定,即便2007年与贝尔斯登合作一度折戟沉沙,也不曾动摇过。无论是四年前的“贝尔斯登+H股”还是四年后的“里昂证券+H股”,王东明掌舵的中信证券从未放弃H股上市的努力。

“这一次一定要全力拿下,上市的技术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9月6日,一位接近中信证券承销商团队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从18家豪华承销商团队,以及高达40%的基础投资者配售比例,都显现出中信证券逆市IPO势在必得的底气。

9月6日,中信证券公告称,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于9月1日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中信发行不超过11.4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

拿下香港桥头堡

香港是桥头堡。中信证券一位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始,中信证券发行H股的念头就一直没有断过,这是中信证券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
对于坐拥400亿净资本的国内第一大券商而言,中信证券手中并不缺钱,香港上市融资并非目的,真正的用意恰是借此提高其国际知名度,为其下一步开拓国际业务,打开出海之门。

据中信证券公开材料显示,此番中信H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或择机收购海外研究、销售及交易网络,包括组建国际研究团队、建设国际销售网络、发展证券保证金融资等其他海外及跨境业务;二是发展资本性中介业务,包括大宗经纪业务、结构性产品业务,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业务;三是补充流动资金。

在国泰君安梁静看来,与大力推动国际化进程同样重要的是,此番发行H 股筹集资金将显著改善公司的净资本状况,使得受到净资本制约的直接投资等买方业务的空间显著提升。

“按照目前的净资本计算,公司的直投业务已经到达净资本的上限。初步测算,由于H 股发行带来的净资本提升,将使得直投可投入资金增加40%,H 股发行也将显著提升融资融券等的发展潜力。”梁静分析。

事实上,早在2007年12月,中信证券副总经理德地立人就曾对外表示,中信证券在原有的坚持大项目、高端业务等战略的前提下,计划用五年时间把中信证券建设成为专注中国业务的国际一流投行。

当时的中信证券,刚完成收购万通证券(后更名为中信万通)、华夏证券(后更名为中信建投)2年有余,前有外资券商咄咄逼人之锋芒,后有内部资源整合之重压,但其雄心已不限于追赶领先者中金公司,目标已经调整为成为国际一流投行。

而要当国际一流投行,香港是必须拿下的桥头堡,中信证券H股上市的梦想,与其成为国际顶级投行的雄心,虽历经金融危机洗礼,但在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心里早已历久弥坚。

2007年底,董事长王东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中信证券发展至今天的规模,一直在探讨和考虑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分析其利弊,其中也包括未来在香港融资。随后,有关中信证券将赴港发行H股、筹资30亿美元左右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然而,监管态度的不明确,再加上此后爆发的金融海啸,使得这一步晚迈出了将近四年。

一位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如此分析,当时证监会不太赞同中信证券海外上市,主要出于对中资券商业务结构和国际化前景的怀疑,而且2007年外资券商刚进入中国,风头正劲,中资券商又一直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业务模式。

2007年12月的一份澄清公告,也暗示了当时仍不成熟的上市条件。当年12月9日,中信证券公告引用董事长王东明的话说,在最终决定赴香港融资之前,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并要履行必要的程序,公司承诺至少3个月内不筹划同一事项。

不过,时过境迁,金融海啸之后,证监会对中信证券香港上市的态度也由此前的谨慎转为积极。

上述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底筹备上市之际,中信证券给出的H股上市方案,证监会业已原则上点头同意,同时,随着中信证券拆分中信建投以及出售华夏基金股权告一段落,中信证券已满足监管层有关“一参一控”的有关规定,上市的技术障碍也逐步解决。

如今,登陆港股,东风已到,万事俱备。

从贝尔斯登到东方汇理

与H股上市相比,中信证券对于香港出海平台的搭建和经营已历多载。

早在2005年,中信证券就已未雨绸缪。2005年,中信证券收购中信集团在港投资银行业务创设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随后在2006年5月和2007年5月先后两次对其分别增资3亿港元和2.8亿港元。

到2006年5月时,中信证券香港正式更名为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同时,通过收购中信资本控股股权业务,使得中信国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获得证券承销、证券经纪及期货业务资格。而在2007年时,中信证券还先后与麦格理银行和胜达国际设立合资公司。

而中信证券如此积极运作并壮大香港平台,背后乃是获得了大股东中信集团的全力支持。此前媒体援引中信证券高管言论曾表示,中信集团国际业务一直很多,集团领导认为资本市场应是全球业务,只要有机会就要出去,实现国内各项业务均衡发展,国际上各个市场均衡发展。“只是国际投行太强势,一直没机会。”
2007年,刚刚完成一轮增资、弹药充足的中信证券,将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对准了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而在此前,有资料显示,中信证券曾内部讨论过购买花旗银行10%股权的方案,希望能用花旗银行的全球网点展开业务。

根据2007年11月初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双方签订的全面战略合作预案,合作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双方互持股份,中信证券认购贝尔斯登发行的约10亿美元的可转换信托证券,这相当于可转换信托证券转换后贝尔斯登公司总股本的6%;第二,整合双方在亚洲(非中国大陆)的业务,并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计划出资比例为50%对50%,并同意双方进行新业务开发合作。

不过,次贷危机远比中信证券预期的要强烈,美国六大顶级投行中,最先倒下的恰是贝尔斯登,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断了这一计划。2008年3月19日,摩根大通以换股方式全面收购了贝尔斯登,中信证券遂借机宣布中止双方的有关合作计划。

中信证券第一次真正出海,就险些惨遭折戟沉沙之痛,吃一堑,长一智,这也为此后中信证券更谨慎选择合作方埋下伏笔。时隔2年后,中信证券选择了更低调实用的合作方—东方汇理银行及其下属的盛富证券和里昂证券等公司。

2010年5月,中信证券公告称,将与东方汇理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范围同时包括其下属的盛富证券、农业信贷银行证券(美国)公司和里昂证券等公司,合作方式包括业务合作、客户资源共享、组建合资公司、成立战略联盟等。

为何看中的是东方汇理?中信建投魏涛分析,东方汇理旗下的里昂证券经纪与研究服务在亚洲市场名列前茅,是2010 年亚太区(除日本外)第一大证券经纪商;而盛富证券经纪业务广泛覆盖欧洲大陆,两大证券公司自身品质与拥有资源优势均较突出。

“此次收购额为3.74 亿美元,收购价格大约2 倍的PB,价格合理,在公司净资本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节省了资金,同时达到了有效推进全球证券经纪业务网络平台打造的收购目的。”魏涛分析。

不过,即便如此,波折仍然起伏不断。2011年6月9日,中信证券公布的初步合作方案与此前方案相比出入较大,不同于此前双方各出资50%组建合资公司的方案。新出炉的方案表示,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出资3.74 亿美元收购里昂证券及盛富证券各19.9%的股权。

梁静认为,虽然是收购少数股权而非之前预期的建立合资公司或全面收购,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国内国际的经营环境完全不同,中信证券以少数股权入股,能够在充分了解合作方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这对中信证券而言是最理性的选择。

而在上述中信证券人士眼里,当前一切都是为了H股上市保驾护航。言下之意,目前还不是谈与里昂证券合作的时机。而在承销商眼里,尽管中信证券是国内第一大券商股,概念有足够吸引力,但“毕竟是第一家,投资者教育很不容易。”

为此,中信证券摆出18家豪华承销商的团队,而40%的首次发行股票将出售给基础投资者也为弱市IPO成功打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