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专利、商标以及其他核心资产,甚至还未签订任何订单却即将赴美上市的辽宁生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显示出了美国交易市场极其宽松的进入门槛。
轻装上市
但换个角度看,与其像那些过度包装的公司终在严苛的监管环境下被市场抛弃,还不如像生生生物一样在招股书中坦诚一些得好。
赴美上市的要求是什么?
美国是近10年来最受中国企业青睐的境外资本市场 。除了三大证券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外,还有针对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设立的电子柜台市场(OTCBB)。通常来说,赴美上市的成功率较高,以生生生物所去的美国证交所为例,只要符合上个会计年度税前收入至少75万美元、市值至少300万美元,以及股东达到800人(每名股东需拥有100股以上)等条件即可上市 。
“三无”企业为何还能赴美上市?
与国内主板实行的审批制不同,美国对新股上市实行注册制,即对发行人发行证券,事先不作实质性审查,仅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这意味着发行证券的公司业绩如何并不在监管范围内,仅需要对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承担法律责任,监管机构─美国证监会无权对证券发行行为及证券本身做出价值判断。此外,OTCBB甚至不对上市公司提出财务方面要求,这意味着一家企业即使资产为零、盈利为零,理论上也可以在OTCBB上交易。如果公司仅因为量化指标方面不能达到要求而在三大市场被摘牌,它还能降级到OTCBB继续交易。
上市后是否就能高枕无忧?
美国资本市场更强调让市场自己去选择和淘汰。虽然入门易,但法律风险更高。譬如在中国业内早成“惯例”的“合法包装”,在美国就行不通。美国资本市场遵循披露制,虽然挂牌前的披露要求不如香港严格,但后期的监管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证监会只要发现丝毫可疑迹象,甚至不需要出示证据便可展开调查。此外,市场多方力量也会自愿出来监督。所以一家公司在IPO时可以蒙蔽一些问题,但早晚会被市场抛弃。2010年就有多家中国概念股遭到美国资本市场的猎杀,其中以“借壳上市”的中小企业居多 。
企业作假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为保护股民利益,美国证监会每年40%的总预算都用于执法,比如2005年开出的18亿美元罚单是当年英国同类机构的60倍。而如果发现企业弄虚作假,很有可能还将被诉诸法庭。其中,因招股说明书涉嫌包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就是近来中国公司被诉的主要原因。比如,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麦考林,就因涉嫌在IPO招股相关文件中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而连续遭遇四次集体起诉,涉及索赔金额目前可能已超过百万美元。有分析认为,这也是造成辽宁生生生物公司会在招股说明书中如此“坦白”的原因。
TIPS
2010年有41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占全年美国市场IPO数量近25%,创造了历史纪录。中国概念在美国资本市场受到追捧。与此同时,却有超过1200家企业在A股排队,艰难等待上市。
生生生物2010年前9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6%,毛利率达到78.6%,并且拥有超高的息税前利润率。这说明它具有很大的成长性,但风险较多,成熟度较低。而最近该公司下调了IPO发行价,创下了今年以来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融资额新低,也显现出美国机构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热情并不高。
去年底,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浑水(Muddy Waters)公司发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能源公司绿诺国际存在欺诈行为,引起美国证监会调查,并最终责令其退市。而东方纸业等一批中国借壳上市公司同样受到质疑。